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是古代东西方比较典型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图1 商鞅舌战图               图2 梭伦改革前的辩论材料二 不再以出身而是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是古代东西方比较典型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图1 商鞅舌战图               图2 梭伦改革前的辩论材料二 不再以出身而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是古代东西方比较典型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 商鞅舌战图               图2 梭伦改革前的辩论
材料二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侧待遇有
所不同。……
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以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三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
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邻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回答:
小题1:依据材料一,指出图1商鞅“舌战”的是哪部分人?图2中展开论战的是雅典贵族中的一派?图1图2的现象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小题2:概括材料二、三两次改革内容所涉及的共同之处。(3分)分别说明实行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4分)
小题3:两次改革分别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造成什么影响?(4分)
答案

小题1:图1是指守旧的奴隶主贵族;图2是雅典贵族中的平原派。说明任何改革都会遇到守旧势力或者反对势力的反对或阻挠。(4分)
小题2:共同之处: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等。(3分)目的:梭伦改革:缓和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挽救贵族政治面临的严重危机;商鞅变法;顺应社会大 变革形势,实现富国强兵。(4分)
小题3:不同影响:梭伦改革: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2分)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分)
解析

本题通过对比的方式考查了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面临的阻力,改革的内容、目的及影响。通过对比对这两次改革,使我们认识到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必然推动社会的进步。
举一反三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社会和谐、发展进步的焦点问题。在古代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重大改革都包含着有关“三农”的内容。这些改革不同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年),“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材料三 (1069年)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小题1:结合材料一、二、三分别指出上述三次改革重视“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6分)
小题2:材料一、二、材料三的改革在解决土地问题上的措施分别有何历史作用?(5分)
小题3:公平与公正是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的重要原则,失去公平与公正往往会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的动荡。试以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说明古代改革者是如何协调社会不公平现象,追求人类公平与公正的?(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说“义然后取,人不厌取”。“有君子之道,其使民也义”。
材料二:《管子》指出:“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也。”
材料三:商鞅说:“上一(统一)而民平,上一则信,信则臣不敢为邪”。
材料四:《申鉴》(东汉荀悦)云“人主有公赋无私求,有公用无私费,有公役无私使,有公赐而无私惠,有公怒而无私怨。私求则下烦而无度,是谓伤情。私费则官耗而无限,是谓伤制。私使则民挠而元节,是谓伤义。私惠则下虚望而无准,是谓伤正。正谓赐予之正私怨则下疑惧而不安,是谓伤德。”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提出哪些征税原则思想?
(2)如何评价这些思想主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史记•商君列传》载:“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
令、丞,凡三十一县,为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该材料涉及到商鞅改革的措施有(  )
①废井田      ②奖励耕织    ③废分封,行县制        ④统一度量衡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商鞅变法所造成的结果,以下各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私有土地的法律地位
B.建立了取代奴隶制的行政区制度
C.促进了地主阶级力量的出现和壮大
D.初步建立起我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B.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C.顺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趋势D.反映新兴地主的愿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