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说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C.动摇了俄国的封建生产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之所以说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 C.动摇了俄国的封建生产关系 | 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
答案
D |
解析
试题分析:“转折点”尤其体现在社会性质的变化上,改革使俄国从农奴制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故选D。C中的“动摇”表述不准确,农奴制已经废除,虽然有不彻底的地方。AB项均未从社会性质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点评:1861年改革是俄国走向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改革,但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农民获得一份土地的同时,也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因此这次改革提供了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的市场、劳动力和资金,推动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俄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 |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在谈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指出:“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列宁全集》 材料二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材料三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的起点。 ——颜炳罡 《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 (1) 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作简要说明。(12分) (2)材料一、二的观点有什么局限?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上的改革?(5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理由?(8分) |
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 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 C.克里米亚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 | 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
|
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 B.迅速发展资本主义 | C.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 D.增强实力,对外扩张 |
|
农奴制改革以后,亚历山大二世对上层建筑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是( ) ①参照西欧模式进行司法机关的改革 ②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④设立银行,鼓励私人投资近代工业 |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俄史》 材料二 “根据上述新法令,农奴在适当的时候将获得自由农村居民的一切权利。”“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他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 “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它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节选自1861年“二一九法令”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有何矛盾之处?(2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暂时义务农”与“完全自由的农民”权利有何区别?材料二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为什么?(7分) (3)有人说:“二一九法令”是俄国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但它却使俄国无法全面进入近代社会状态。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4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