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中提到日本明治维新时说:“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英国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中提到日本明治维新时说:“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这段话反映了当时日本在学习西方时的突出特点包括 ①向西方学习规模大,领域广 ②注重经济领域而忽略政治、文化学习、借鉴 ③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学习 ④注意继承本国的文化传统 |
答案
C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概括能力,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当时日本在学习西方时的突出特点包括:有选择有侧重地向西方学习,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涉及领域范围广,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未全盘西化,所以①③④项符合题意;②项说法错误;故选C项。 |
举一反三
19世纪下半期东亚的日本和中国先后进行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结果一成一败。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上述两个改革都遇到这个难题。下列关于两国改革者在改革前是处理这个难题的表述,正确的是A.日本明治维新前,通过武装倒幕,推翻了幕府统治,大大减轻了阻力 | B.维新派借用孔子权威进行舆论宣传,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大大减轻了阻力 | C.两国都是利用皇帝的绝对权威,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化解阻力的 | D.两国都通过思想宣传,积极发动社会民众参与,以减轻改革的阻力 |
|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照大久保利通的殖产兴业计划,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厂、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日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 材料二 日本历史学家德富苏峰认为,宪法发布前后的时代是日本新旧时代的转变时期。虽然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已摆脱了专制统治,却尚未进入自由世界。 ——汤重南等主编《日本帝国的兴亡》 材料三 他们却下意识地执行起日本文化传统中的“选择原理”,将“西方文明”中不符合“日本国情”的若干“重要部分”予以剔除,而这些很可能就是“西方文明”(实际上是现代文明)中的精髓所在。事实上作为现代化的后起者,德意志帝国只是个发育尚未完全的“现代”社会,而日本“向西方学习”,最终落实到以德国为榜样,这不可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失误。 ——钱乘旦《寻找现代化的楷模: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学习西方的主要政策。(2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日本人己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4分)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个巨大的失误”的依据是什么?此“失误”对日本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
1888-1894年日本工厂和蒸汽机数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其增长的世界背景是
A.新航路的开辟 | B.工业革命的推动 | C.明治维新的成功 | D.垄断组织的出现 |
|
1881年,日本内务省《劝农局处务条例》第33条规定:“除本局业务外,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故称之为临时事业。”这表明日本政府大力兴办官办企业的目的在于A.改善民众物质生活 | B.加强同外国竞争 | C.诱导私人创办企业 | D.增加政府的收入 |
|
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的决心A.革除封建礼仪 |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 C.带动“文明开化” | 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