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阅读下表:
人物
编号
人物
人物速写
人物编号
人物
人物速写

梁启超
号称“冰室主人”,曾拜“南海先生”为师

林则徐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硝烟”

李鸿章
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

康有为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魏源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李大钊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

陈独秀
《新青年》的创办者

曾国藩
创建了“湘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A、B、C、D、四类。(4分)
(2)概述这四类人物所代表的派别对学习西方的态度主张。(4分)
(3)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2分)
答案
(1)A类:⑤③;B类:⑧②;C类:⑥①;D类:④⑦。(4分)
(2)林则徐、魏源代表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面对外国的侵略,主张了解世界,学习西方,巩固封建统治;曾国藩、李鸿章代表的是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科技,引进先进军事科技器物,达到富国自强的目的;康有为、梁启超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改造中国政体;陈独秀、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以“民主”和“科学”为大旗,主张在思想文化变革中国。(4分)
(3)提示:结合中国国情,以开放心态对待,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不断丰富中国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等。(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注意近代思想解放的不同派别和代表人物,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维新变法),革命派——民主共和(辛亥革命);激进民主主义者——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2)注意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
(3)本文属于开放式问题,注意言之有理即可,如结合中国国情,以开放心态对待,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不断丰富中国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等。
点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思想界逐渐出现西学热,主张向西方学习。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为标志,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研究思想解放,探求强国之路。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中,先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后学习社会政治学说。甲午战争以前主要学习西方科技,之后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学说。五四运动后,向苏俄学习,走“十月革命”的道路,终于找到一条自己的路。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注意分析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举一反三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和洋务派B.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和革命派D.维新派和革命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在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20年代思想潮流更迭快,冲突激烈,说明(  )
①中国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新的政治力量 ②中国人民不怕失败,勇于探索救国真理 
③中国的民族危机严重,国内政治统治黑暗 ④这些思想潮流对于中国的现实都有局限性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思想界从学习西方的“器物”演进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出现这种演变的主要原因
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形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传教士一踏上中国的土地,就面临如何处理基督教与中国本土信仰与文化的关系问题。英国传教士杨格非驴非1877年说:“我们来华不是为了开发资源,不是为了促进商业,也不仅仅是为了促进文明的发展,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同黑暗势力进行斗争,拯救世人摆脱罪恶,为基督征服中国。”事实上,传教士的确把传教事业视为“文明”对“野蛮”、“福音”对“异教”的征战
令传教士没有想到的是,中国文化的式微并没有带来基督教在中国的胜利。由于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理性主义在20世纪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工业化浪潮的推进,越来越深入人心。理性主义倡导以理性的态度和怀疑的精神对待一切,反对迷信和盲从,对宗教构成巨大挑战。特别是现代科学的发展展现了理性的巨大力量,动摇了基督教神学的根基。
20世纪初期中国知识和政治精英也把理性主义的成果——科学——视为拯救中国的良方,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都以科学为武器批判宗教蒙昧,坚信基督教代表落后和保守的力量。理性主义的胜利还带来世俗主义思想的盛行。世俗主义的盛行使人们失去对彼岸世界的兴趣,只关心现实的生活,削弱了宗教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现代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则冲击着传教运动所预设的东西方不平等的关系,引发了1920年代的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主权运动。一些传教团体日益感受到东方民族主义兴起的冲击,认识到“任何地区的基督教传教士都不可能继续奉行自己在种族上比其宣教对象优越的立场”。
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击了西方人,包括教会人士,对西方文明和基督教的信心。正如威廉·里尔牧师1919年指出的,“如果基督教国家不能像基督徒绅士那样和平共处,我们就不要谈论什么基督教文明”。无论在美国国内,还是在东方,西方优越和福音正义的观念,都因一战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
1919年来华的美国传教士葛德基在《亚洲》杂志上撰文指出,一个回美国度假的传教士在远东居住一段时间后,他却开始向美国人介绍远东的文化遗产,并在远东文化的影响下修正自己的建议。1925年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的华盛顿会议上,与会5000名代表表达了融合所有文明中优秀成分来建立基督秩序的愿望:所有这些现象被称为“改宗”。“改宗”不是指传教士改变宗教信仰,而是指传教思想,特别是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文化征服者变成了文化合作者;从一个敌视儒家传统,企图把基督教强加给中国的文化帝国主义变成了欣赏中国文化的伟大和优秀,并积极倡导宗教合作和文化交流的人。
——摘自王立新《美国传教士对中国文化态度的演变》
结合上述材料,论证“传教士在中国的失败”这一结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准确,多层次、多角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先进思想是引领社会前行的先导和旗帜。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1年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李鸿章也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政治纲领
材料三:国人欲脱蒙昧时代,….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请分别概括出上边三段材料所表达的核心思想主张。(6分)
(2)以上述三种思想主张为指导,近代中国分别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3分)
(3)选取其中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说明其主要历史意义。(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