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有关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的演说(1917年)的材料 “在2月3日,我曾正式向你们提出德意志帝国政府的特别通告,通告说,它已立意在2月1日和2月1日以后…

阅读下列有关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的演说(1917年)的材料 “在2月3日,我曾正式向你们提出德意志帝国政府的特别通告,通告说,它已立意在2月1日和2月1日以后…

题型:云南省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有关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的演说(1917年)的材料
“在2月3日,我曾正式向你们提出德意志帝国政府的特别通告,通告说,它已立意在2月1日和2月1日以后……要用潜水舰击沉所有……敌人所控制的任何港口的船只。……这是一种与全世界各国为敌的战争。美国船已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因此我建议国会:宣布德意志帝国政府最近的行为,事实上无异对美国政府及其人民作战;正式接受如此强加于美国的交战地位……”
“当我们采取这些措施,这些极重要的措施之时,让我们充分了解,并使举世皆知我们的动机与目的是什么。……如今,我们的目的仍和从前一样,要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原则,以与自私的和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并在世界上真正自由和自治的民族中竖立起今后可以保证遵守这些原则的一致决心和一致行动。”
“我们现在正在接受这种敌对目的的挑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些权利已经得到保障,而各国的信义与自由也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于愿足矣。” 回答:
(1)演说中提到德国“最近的行为”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何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实际参战的目的是什么?用你掌握的史实驳斥威尔逊演说中的伪善言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国参战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
(2)美国1917年对德宣战。
(3)大战已接近尾声,交战双方都精疲力竭,美国人认为它夺取世界霸权、捞取战利品的时机已到,故此参战。在此之前美国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战各国做生意,占领亚非拉广大市场,大发战争财,这根本不是“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原则”。
(4)美国的参战,使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举一反三
【20 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14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图15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
(1)图14 中欧洲政治格局有何特点?造成这一格局的基本矛盾有哪些?比较图13 、图14 指出同盟国内部有何重大变化?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图15 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从图中可以看出,同盟国作战面临的最不利条件是什么?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辽宁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一战期间,共有14万中国人作为劳工被派往欧洲去作战争勤务。这些“华工兵团在战争前线挖战壕,修工事,每天报酬仅5法郎,并先后有2万多人被德国的炮火炸死在战场上。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个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了 [     ]
A.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C.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
D.中国参加了一战并收回了一些主权和利益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用国际化的视角来考察中国参加“一战”,它客观上反映了  [     ]
A.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B.中国融入世界的一次尝试
C.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探索
D.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特征
题型:四川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 年9 月呼吁美国人民对待一战要“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可是,1917 年4 月美国却参加对德作战,其主要原因是[     ]
A.德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
B.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
C.威尔逊当选美国总统
D.害怕协约国战败,美国国家利益受到巨大损害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爆发,中华民国时任北洋政府交通、财政高级官员,人称“梁二总统”的梁士诒就敏锐地觉察到,这场世界大战是中国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大好机会,并正确认识到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袁世凯先是准备派兵参加欧战,但日本听到风声后由于害怕中国参战将使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不利日本在华利益,先是外交上极力阻止,不果后竟然使用武力威胁。在日本的蛮横威胁下,梁士诒不得不想出用“劳工参战”的新方法。
        在一战期间,共有来自包括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浙江和福建等省的14万中国人作为劳工被派往欧洲去做战争勤务。这些“华工兵团”在战争前线挖战壕,修工事,每天报酬仅仅5法郎,并先后有2万多人被德国的炮火炸死在战场上。
        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美国出版的《中国学生月半刊》则写道:“一战赴法华工乃中国派往世界的信使,他们回国后将成为传播欧洲文明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桥梁。”同时,他们也把中国的太极拳传到了欧洲。也有人这样评价这些华工:“中国的地位不是外交家在辞令中争来的,而是被外国人践踏的华工用血肉之躯争来的。”(1)根据材料,分析梁士诒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一战的理由。中国最后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参战?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以该种方式参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概括一战“华工兵团”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分析“华工兵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