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市斯大林选区选民大会上称: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明,“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更优越”,他还说资本主义经

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市斯大林选区选民大会上称: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明,“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更优越”,他还说资本主义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市斯大林选区选民大会上称: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明,“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更优越”,他还说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必然会引发这个制度的“总危机”,指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这段讲话
A.反击了杜鲁门的反苏纲领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导致世界大战
C.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D.强调了苏维埃制度的优越性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明,“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体现了其强度苏维埃制度的优越性。故选D。依据所学知识,杜鲁门主义是1947年,是美国开始推行冷战政策的标志。故排除A、C。D项说法与材料不符。
举一反三
下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对不同地区出口数额比例示意图。这种变化突出反映了
1938年                    1953年
A.“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
B.二战中苏联、东欧国家损失更为惨重
C.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
D.斯大林体制阻碍苏联、东欧经济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西方在冷战中获胜带来的不是胜利,而是衰竭。”其依据主要是
A.美国的冷战战略遭遇重大挫折B.西欧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C.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解体D.多个力量中心日益崛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漫画所反映的对外政策,在美国国内也有不少批评意见,认为它“开了使用本国纳税人金钱援助他国的先例”。批评者的理由是
A.无视欧共体力量的壮B.主观上排斥东欧国家加入
C.公开叫嚣遏制共产主义D.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风云变化多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对峙主要事件简表

(l)依据材料一,分析美苏在走向对峙的过程中,是通过哪些方式控制和支配别的国家或地区的?(4分)
材料二 美、日、西欧等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值所占的比重(%)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总统蓬皮杜在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发表了这样的一些观点:“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西欧绝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6
分)
(3)在当前世界格局新旧交替的变动中,中国作为国际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是如何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请举例说明。(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