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在同治年间的中国沿海城市,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1867年,因父亲突然去世而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在同治年间的中国沿海城市,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1867年,因父亲突然去世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在同治年间的中国沿海城市,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1867年,因父亲突然去世而陷入家庭困境的严复跨进福州船政学堂。后又被作为海军军官学生派遣出洋,曾入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学习。回国后,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总负责人。因不是科举正途出身,始终无法施展抱负。
为了改变这一尴尬的现状,从1885年至1893年,已任北洋水师学堂校长并官居从四品的严复,四次返乡参加乡试,四次落第。1894年的战争,严复体验了海军倾覆和割地赔款的耻辱,写下了《论世变之亟》,并开始翻译《进化论与伦理学》,进而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被时人誉为“西学圣人”。
——摘编自赵柏田《帝国的迷津》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6分)
(2)据材料说明严复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
答案
(1)兴办洋务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洋务人才非常缺乏;在科举仍占统治地位的中国,洋务遭到顽固守旧势力的鄙视和排斥。(6分)
转变:由追求科举功名到宣扬维新思想。(3分)
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进步思想的影响;科举之途的无望(个人经历及品质)。(任答三点即可得6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1)第一问题目很灵活,要从当时人们对洋务运动的不同看法来做题,洋务运动能让一个人扬名立万,洋务运动也能让一个人遗臭百年。
(2)“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不难概括,但是“分析其原因”就有难度,一定要结合严复时代中国的国情来去做这道题目。例如,民族危机的加深。也可以结合严复的阶级属性,资产阶级思想家,来得到答案要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举一反三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盛宣怀(1844—1916),清末官员,官办商人,洋务运动主将,有“中国商父”之 称。盛宣怀一生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个民用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1880年创办中国第一个电报局——天津电报局;1886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山东内河小火轮公司;1896年接办汉阳铁厂,垛渐发展为真正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建成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一-卢汉铁路;1897年创建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1895年办成中国第一所正规大学——北洋大学堂;1897年在南洋公学首开师范班,这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高等师范学堂;1902年创办中国勘矿总公司;1904年在上海创办红十字会;1910年办成私人的“上海图书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归纳盛宣怀的主要贡献。(不得抄袭原文)(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盛宣怀所代表的派别出现的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凯末尔改革期间曾经脱去军服,戴上大礼帽,穿着晚礼服,以社会形象大使的身份出现在国人中间;也曾以教师身份出现在学校、乡村广场,教人们书写新文字。以上事实最能说明
A.凯末尔文武双全
B.凯末尔推行改革的坚定信念
C.凯末尔推行文化教育和社会习俗改革
D.凯末尔善于向西方学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分析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马克思史实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A.法国启蒙思想---树立“为人类工作”的理想
B.《基督教的本质》---转向唯物主义思想
C.宣传革命理论---多次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巴黎
D.生活习惯相同---与恩格斯结下毕生友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一种道德的,乃至具备宗教唯纬度的社会运动。他所追求的不是以恶对抗恶,亦非以善对抗恶——在甘地看来,过激的“对抗”本身就不是善的——而是以善消融、驯化恶。
——羽戈《“非暴力”何以“不合作”》
材料二  (当1939年纳粹的狼烟已经在世界燃起的时候,甘地曾在9月间致函希特勒,信中说:)事关重大,我必须向您呼吁。我完全清楚,您是世界上惟一有能力阻止一场毁灭人性的战争的人。为了一个看起来似乎非常有价值的目标,难道必须真的付出这种代价吗?难道您不愿倾听一个经过深思熟虑曾经成功地避免了战争的人的和平呼声吗?
——瓦尔特•莱佛《印度与德国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甘地在印度解放斗争中的思想精髓是什么?在这一思想精髓的指引下,甘地领导了哪一政治运动?结果如何?(9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甘地向希特勒发出了怎样的呼吁?结果如何?对甘地的这一行为,你是如何评价的。(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