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1601年,伊丽莎白一世在前人有关济贫规定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英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济贫法——《伊丽莎白济贫法》,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1601年,伊丽莎白一世在前人有关济贫规定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英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济贫法——《伊丽莎白济贫法》,又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1601年,伊丽莎白一世在前人有关济贫规定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英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济贫法——《伊丽莎白济贫法》,又称旧济贫法。它规定,以教区为济贫的基本单位,将贫困者划分为三类,一类是无工作能力的老病残障者,一类是失去依靠的,最后一类是有劳动能力者,对于这一类不予救济,强制其做工自给。救济资金的来源分为济贫税、自愿捐款以及罚款三项。作为旧济贫法的补充,1662年颁布《住所法》,它规定,穷人只有在他的出生地才有可能得到救助,凡变更居住地的人,只要新居住地的管理人员认为其有可能成为救济对象,即可以将其驱除出境,送回其法定住所所在地的教区。
材料2: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它规定,从1835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济贫院中的贫民。建立由三个合适的人组成的“英格兰和威尔士济贫法委员会”。同时还规定,地方济贫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管理员不再是无薪俸的义务工作者,而由纳税人选举产生,领取工资。有人这样描述济贫院的基本情况:所内的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劳动极其繁重,贫民望而却步,被称之为劳动者的“巴士底狱”。政府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减少受救济的人口和济贫的支出。
材料3:过去政府保证的基本人权是说,你可以自由地去争取你自己的幸福,至于争取得来,争取不来,政府管不了,竞争的结果是,你失败了、你破产了、你没饭了,这些不是政府要管的事情。现在把政府的职能转变过来了,在经济上的保障,就是说,不饿死人也是政府的职能了,这个最低的保障就是,无匮乏的自由变成了基本的人权。这一点,我觉得在美国的观念上是一个很大的革命。
——资中筠谈罗斯福新政“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1,归纳英国济贫法对接受救济的人做了哪些规定,这一法律的颁布有什么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2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1834年英国修正济贫法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新济贫法的认识。
(3)材料3中美国政府在保障方面采取哪些措施?其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得出什么认识?
答案
(1)规定:按照教区划分贫困人员;明确受救济的条
件;明确救济资金的来源。意义:旧济贫法第一次将政府济贫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使其成为政府的日常工作之一;济贫税的设置,使济贫工作有了法定的经济来源,对缓解贫困起到重大作用。
(2)背景:政治上,英国由封建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两大对立阶级产生;经济上,工业革命进行,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思想上:自由主义盛行,主张政府不干预经济。
认识:新济贫法极为苛刻的救济条件,让许多贫困者难以得到救助,社会贫困问题不能得到解决。
(3)发放紧急救济金,实行直接救济;推行以工代赈。
意义:政府担负起真正救助社会贫困人群的责任,保障了基本人权;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促使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4)政府勇于承担社会保障责任并加大力度开展社会保障;大力发展经济,改革分配体制;减少贫困人口,缓和社会矛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1归纳济贫法的内容,如人员分类、人员条件、资金来源等;这一法律的意义,可从以政府济贫工作的合法性、日常常规性、对贫困人员的积极作用等角度来思考。第(2)问,要根据材料2和所学的知识来归纳1834年英国修正济贫法的时代背景,可从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来概括;要密切结合材料2的内容来谈认识,如苛刻的救济条件对贫困者的影响、对贫困问题解决的影响等。第(3)问,首先要提取材料3的主要信息,即罗斯福新政干预经济,保障不饿死人,由此再回忆罗斯福新政中的相关措施;其重要历史意义结合所学作答。第(4)问,综合以上材料,得出认识,可从政府的职能作用、分配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贫困问题等角度思考,只要切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举一反三
“我们代表99%”、“华尔街是贪婪和腐败的象征,但是他们之所以这样,是政府允许他们这样”、“现在就革命”、“要工作,不要战争”,这些是2011-2012年美国“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的口号。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美国贫富差距非常严重B.质疑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
C.主张推翻美国资本主义制度D.出现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4年5月,在瑞士全民公决中,超76.3%投票者反对由工会爆出的动议,选民们拒绝了这项每月2.8万元全球“最高”最低工资标准计划,据了解,该计划设定的最低时薪高达人民币154元。选民拒绝如此优厚动议的理由包括
①使生产成本上升,一些企业可能因此丧失竞争力 
②造成企业迁往成本更低的国家
③该动议希望惠及的劳动者就业有了保障
④福利过度发展,会使人们懒惰成性,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D.积极发展知识经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思路发生了新的变化。英国学者贝弗里奇认为:“失业基本上是一种工业和国家的问题,而不是个人品行的问题。”这种思想属于(  )
A.重商主义 B.自由放任主义
C.国家干预D.重农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下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所有者
年份
政府和公共机关法人
金融机关
其他国内法人
外国法人
个人
其他
1950年
3.2
12.6
11
0
61.3
11.9
1960年
0.2
23.1
17.8
1.1
46.3
11.5
1969年
0.3
32.2
21.3
3.2
40.1
2.9
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
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