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曼战役前夕,隆美尔飞回柏林求援。希特勒避而不谈增援的事,却授给他一根元帅手杖。希特勒未提供增援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怀疑隆美尔的军事指挥能力B.苏德

阿拉曼战役前夕,隆美尔飞回柏林求援。希特勒避而不谈增援的事,却授给他一根元帅手杖。希特勒未提供增援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怀疑隆美尔的军事指挥能力B.苏德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阿拉曼战役前夕,隆美尔飞回柏林求援。希特勒避而不谈增援的事,却授给他一根元帅手杖。希特勒未提供增援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怀疑隆美尔的军事指挥能力B.苏德战场激战正酣难以增援
C.防备英美盟军乘机在西欧登陆D.轰炸英国本土受挫元气大伤

答案
B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1938年6月8日,德国驻英大使狄克逊致德国外交部的政治报告中写道:“英国政府打算在苏台德德意志人问题上打开同德国合作的道路”。……张伯伦一伙认为,为了避免战争,除了弄清希特勒在欧洲到底有哪些要求,并尽可能予以满足外,别无他法。
英法政府害怕法西斯侵略危及自己的利益,总想把它从身边引开,鼓励法西斯德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东方,去攻打苏联,让苏德互相厮***,而它们自己“坐山观虎斗”。
——朱贵生、王振德等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材料二:美国的中立政策是在和平主义与孤立主义盛行的大背景下出笼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同其他国家一样盛行和平主义思潮,这种思潮为美国传统的孤立主义政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早在独立不久,美国就确立了其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孤立主义从此成为长期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一种思潮。
1935年8月,美国国会在罗斯福总统的要求下通过了第一个《中立法案》,禁止向一切交战国输出武器。《中立法》颁布不久,罗斯福就在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中援引了该法,宣布向交战双方禁运军火。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前英法推行的外交政策及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政策的具体表现。(9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实行中立政策的原因,并分析其实质和产生的影响。(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一位西方历史学家认为“从老牌统治阶级的观点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动乱,莫过于英国、法国等帝国的灭亡。”(E.伯恩斯等著《世界文明史》第四卷)
(1)所谓“英国、法国等帝国的灭亡”是指什么?(2分)
(2)概述二战后的史实来证明此人的观点。(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二战”后国际政治产生最深远影响的会议是
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战期间,苏、美、英三国在会议上通过而后来并未最终落实的决议是
A.战后建立联合国B.苏联对日作战问题
C.战后合作宣言D.惩处德国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二战”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破坏和灾难
B.最深远的意义在于争取和平与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严重削弱了资本主义各国,促使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D.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