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示儿》诗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主要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题文】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示儿》诗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主要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示儿》诗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主要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尚书省B.御史台
C.枢密院D.军机处
答案
【答案】C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据题干材料所述,主管“王师北定”的应该属于军事方面,所以C项是正确答案。隋唐时在中央设三部,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执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故A项不符合题意;御史台是东汉至元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故B项不符合题意;军机处是清雍正设置的中枢权力机关,故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中央官制
举一反三
【题文】《朱子语类》中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注重分割宰相的权力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社会问题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 宋代重庆参加科举考试被录取的人数不断增加,据资料统计,宋代重庆进士分布如下:合州104人,昌州60人,恭州20人,南平军20人,涪州6人,黔州5人,夔州4人,梁山军4人,大宁县3人,忠州3人。科举考试被录取的人数增加对宋代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创新了人才选拔制度B.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
C.扩大了社会统治基础D.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政体》引唐太宗语
材料三   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南雍志》引明太祖语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基于“于事稳便”的考虑,唐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2分)指出该制度的特点,(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的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太祖对丞相制度的认识,(2分)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发展趋势。(2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史载:“府有四出门,随时听事……国每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丞相所请,靡有不听。”材料所记载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西汉武帝以后B.西汉初期
C.北宋初期D.明朝初期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据《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对材料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A.“封建”意为分封建国
B.元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有效管辖地方
C.元代疆域比汉唐辽阔
D.中书省主要职责是统辖大都等腹里之地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