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如何一别朱

【题文】(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如何一别朱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岳忠武王祠》(明 · 于谦)
材料二 人们不会忘记,正是这个人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保卫京城和大明的半壁江山,拯救了无数平民百姓的生命。
他从小满怀以身许国的志向,经历数十年的磨砺和考验,从一个孤灯下苦读的学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
他身居高位,却清廉正直,在他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没有贪过污、受过贿,虽然生活并不宽裕,却从未滥用手中的权力,在贫寒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操守。
他不畏惧困难和风险,在国家最为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承担天下兴亡。
他是光明磊落地走完自己一生的。
——摘抄自石悦的《明朝那些事儿》
(1)材料一中的《岳忠武王祠》一诗表明了于谦怎样的主张?(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于谦创作该诗的历史背景。(2分)
(2)材料二中的作者是怎样评价于谦的?(6分)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于谦的优良品质对后世的影响或启示。(3分)
答案
【答案】(1)主张:反对迁都、坚守北京的主张。(4分)
背景: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瓦剌大军压境。(2分)
(2)评价: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刻苦学习的精神;为官清廉正直。(6分)
影响或启示: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光明磊落;刻苦学习,勇于进取。(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以给分,但不得超过3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匹马南来渡浙河”,“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这首词反映了于谦反对迁都、坚守北京的主张。理解于谦的思想也结合明朝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明英宗平日里对宦官王振言听计从,王振不顾王直等朝臣反对,鼓动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北征瓦剌,由于准备仓促,途中军粮不继,军心不稳,导致大败。明英宗被俘后,瓦剌大军压境。
(2)结合材料,要从国家利益、个人品质等方面评价于谦,“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他从小满怀以身许国的志向”,“从一个孤灯下苦读的学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他身居高位,却清廉正直”。概括材料可知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刻苦学习的精神;为官清廉正直。关于于谦的优良品质对后世的影响或启示,要结合现实社会情况,注意材料的挖掘。于谦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光明磊落;刻苦学习,勇于进取。他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考点: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政治家·于谦
举一反三
【题文】明永乐九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明代
A.文化专制走向全面反动B.市民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
C.中央集权制发展到顶峰D.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0分)内阁制度在东西方国家均有实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责任内阁大事记(部分)
1714年 乔治一世即位。
1718年 因语言障碍,乔治一世不再出席内阁会议。
1721年 乔治一世任命首席财政大臣、议会多数党辉格党领袖沃波尔主持政府工作,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
1742年 因受下院多次反对,沃波尔被迫辞职,这成为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的标志。
1782年 英国在北美失败,首相诺斯率内阁成员集体辞职。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发展。
1783年 乔治三世任命小皮特为首相并组阁。
1784年 面对议会的反对,小皮特别出心裁地解散议会,宣布提前大选,并最终在大选中获胜。这表明英国责任内阁制继续发展。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内容。(8分)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并未像早期的州宪那样,在新政府中设立独立的内阁机构。虽然内阁后来得到公认而成为联邦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始终无法定权力,无法定组织原则,无法定运行机制……19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倡改革内阁,加强内阁与国会的关系,提高内阁的地位,使其成为对议会负责的机构。但结果都未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制度本身。(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有人提倡改革内阁”的理由,(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政治制度角度分析美国内阁改革“都未获得成功”的原因。(2分)
材料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朝内阁与德国内阁的异同。(8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B.监察制度杜绝了官僚队伍的腐败
C.都察院是明清时期的监察机构
D.监察权来源于皇权,代表君主个人的意志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清代某军机大臣曾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诗中的“葫芦”主要来自
A.皇帝的意旨B.朝臣的奏章
C.同僚的意见D.个人的判断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元璋命令各级学校讲授《大诰》(明朝法律,内容为严惩官员犯罪的具体案例),连科举也要考试《大诰》……但朱元璋死后,《大诰》即被臣民所遗忘。
——《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违旨下乡,动扰于民者,许民间高年有德者,率精壮拿赴京来。
——《大诰》
材料三 (明)太祖严于吏治,凡守令(大守、县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剥皮实草。法令森严,百职厘举。……是可知贿随权集,权在宦官,则贿亦在宦官,权在大臣,则贿亦在大臣。此权门贿赂之往鉴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四 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极力主张“立国之初,当先正纲纪”,用重典惩治“奸顽”。他颁布了《大明律》,加强了对主守官吏凭借职权侵吞国家各项钱粮之类贪污犯罪的惩罚。┅┅同时规定:“凡监临官吏挟势求索借贷所部内财物者,并计赃准不枉法论,强取者准枉法论,财物给主”。┅┅监守自盗仓库钱粮的贪污行为,明律规定“并赃论罪”,并于犯官右小臂刺“盗官钱(粮)”字样,耻辱终身,赃四十贯处斩。┅┅为了对贪官形成更大的威慑力量,明太祖下令各州县设立“皮场庙”,在众人围观之下活剥贪官的皮,然后实之以草,制成人皮草袋悬挂在官府门前,以示替戒。
——《明清帝王与反腐败斗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归纳朱元璋惩治贪官的主要措施。(4分)概括上述措施体现的主要特点。(3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惩治贪官的结果?分析明代吏治腐败的根源?(5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