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2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

【题文】(2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2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式,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改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结合所学知识,用史料说明材料一中秦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指什么?  (2分)它具体是怎样构成的?(3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在中央官制和选官制度上的体现?(4分)
材料二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
(3)材料二中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说明秦朝的制度存在着什么矛盾?(2分)为解决这一矛盾,汉、唐、宋、三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4)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4分)
(5)综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2分)
答案
【答案】(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2分)构成: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3分)
(2)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2分)选官制:科举制。(2分)
(3)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2分)采取措施:西汉:①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②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削弱了相权;唐朝:①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宋朝:①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丞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6分)
(4)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2分)清朝设军机处(2分)
(5)趋势:王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终被废除。(2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记忆型题。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构成。在秦朝建立,西周实行的是宗法制和分封制,到了后期分封制导致了割据,不利于国家权力的集中,因此秦始皇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建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2)记忆型题。围绕君权与相权这一对矛盾,各个王朝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而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较之前的王朝不同在于将宰相的权力分散,即在中央实行了三省六部制。而为了很好将人才归于朝廷所用,唐朝实行了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科举制。
(3)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材料三讲的是指鹿为马的故事,这说明了丞相的权力极大,也说明了秦朝的制度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西汉:①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②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削弱了相权;唐朝:①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宋朝:①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丞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4)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明朝鉴于之前王朝宰相权力过重,影响到皇帝的权力,因此废除了宰相制度,设立了由皇帝控制的内阁;清朝也没有恢复宰相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秦朝设立宰相制度,到汉代频繁更换宰相、设立内朝,唐代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再到明朝废除宰相制度,最后清朝将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可知,中国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为王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终被废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权与相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制与清朝军机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举一反三
【题文】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按其相同职能分组不正确的是(    )
A.御史大夫、通判B.丞相、参知政事
C.太尉、军机处D.郡县、行省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自汉朝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   )
①始终没有实权      ②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     ③最初是临时机构     ④始终由高官任职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体现出皇帝独尊的时代特征。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B.唐初改“民部”为“户部”
C.明初改“大都”为“北平”D.清初改“玄武门”为“神武门”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相互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决,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A.明朝内阁地位的提高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C.废除丞相后政治腐败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明代的内阁与清代的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全国政务B.参与决策,并决定朝廷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无决策权D.负责全国各地的军事事务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