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约33公顷(hm2)的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了25只大山雀,各用一个较重的铁环套在了大山雀的腿上作为标志,然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

在一片约33公顷(hm2)的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了25只大山雀,各用一个较重的铁环套在了大山雀的腿上作为标志,然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在一片约33公顷(hm2)的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了25只大山雀,各用一个较重的铁环套在了大山雀的腿上作为标志,然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5只是有标记的。据此推算,该林地中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只/hm2)约为[     ]
A.略大于165
B.略小于165
C.略大于5
D.略小于5
答案
C
举一反三
某草原上啮齿类以植物为食,下图表示啮齿类的密度与植物种类数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啮齿类的存在影响植物多样性
B.植物的多样性取决于啮齿类的密度
C.啮齿类能对植物进行选择
D.啮齿类的密度依赖于植物的多样性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     ]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四项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A.
B.
C.
D.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薇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种群年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种群一定生活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
B.该种群的出生率一定大于死亡率
C.该种群一定能适应所生活的环境
D.该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