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Hz,即每0.02s打一个点)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

某同学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Hz,即每0.02s打一个点)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同学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Hz,即每0.02s打一个点)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其中S1=7.05cm、S2=7.67cm、S3=8.29cm、S4=8.91cm、S5=9.53cm、S6=10.15cm,

魔方格

(1)关于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的次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同时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2)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______ s
(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m/s2,在F时刻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
(1)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释放纸带,如果先放开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小车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故选A.
(2)其相邻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3)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
a=
△x
t2
=
(0.0767-0.0705)
(0.1)2
m/s2=0.62m/s2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vF=
xEG
tEG
=
(0.0953+0.1015)m
2×0.1s
=0.98m/s
故答案为:(1)A
(2)0.1
(3)0.62,0.98
举一反三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火花式打点计时器使用_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图示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匀变速运动的纸带,A、B、C、D为四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经测量知道AB=2.20cm,BC=3.80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物体的速度等于______m/s,物体的加速度等于______m/s2.(所有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得到了如图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从某点开始,已在纸带上每隔0.1s取好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依打点先后编为A、B、C、D如图所示,测出AB=1.2cm,AC=3.6cm,AD=7.2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m/s2,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B=______m/s.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a、b、c、d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由图中的数据可知,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m/s2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纸带计数点按时间先后选取,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相等.则下列四幅速度图象可能正确反映该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是(有二个)______;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在保持拉力F=5N不变时,某同学根据测出的数据,画出图线如图.但该同学未标注横坐标所对应的符号,请你在图中括号处补全.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