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则C点的瞬时速度:vC=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 m/s2

魔方格
答案
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因此有:
vC=
xBD
2T
=
(0.6030-0.0750)m
2×0.1s
=2.64m/s

根据题意有:
x1=7.50cm,x2=(27.60-7.50)cm=20.10cm,x3=(60.30-27.60)cm=32.70cm,x4=(105.60-60.30)cm=45.30cm.
x4-x2=2a1T2     ①
x3-x1=2a2T2      ②
a=
a1+a2
2
=
(x3+x4)-(x2+x1)
4T2

带入数据解得:a=1.26m/s2
故答案为:2.64,1.26.
举一反三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通过电火花计时器,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点间还有四点未画出来,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T=0.02s的交流电,求:电火花计时器打第2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2=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公式)______;(结果)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打点计时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的频率是50Hz,得到一条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从0开始,取1、2、3、4、5为五个计数点,纸带旁放了一把刻度尺.

魔方格

(1)由图可知,记数点2到0点的距离是______.
(2)可以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方向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______和_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1.16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m/s2,若用
a
g
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电磁打点计时器应该接在50Hz的(填“高压”或“低压”______ 电源上.如图8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隔4个打印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现测得图中0与1两计数点间的距离s1=30mm,3与4间距离s4=48mm,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小车在打点计时器打“3”这一点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如图所示,用两个弹簧秤同时作用在水平橡皮筋上,使之沿水平方向伸长一定的长度,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F1和F2;改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仍沿水平方向伸长相同的长度,弹簧秤的读数为F.这一实验直接说明:
A.弹簧秤的弹力大小跟形变大小成正比
B.橡皮筋的弹力大小跟形变大小成正比
C.F1和F2共同作用效果与F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D.F1和F2对橡皮筋产生的效果可用F来替代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距离d1d2d3
测量值/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