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①某组同学用下面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过程中应保持           不变,用砝码和盘的重力作

(9分)①某组同学用下面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过程中应保持           不变,用砝码和盘的重力作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9分)①某组同学用下面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过程中应保持           不变,用砝码和盘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利用纸带算出小车的加速度,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进而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        法.

②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得出若干组F和a的数据。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图线,发现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原因是(    )
A.没有平衡摩擦力,且小车质量较大
B.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高,且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较大
C.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低,且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较大
D.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高,且小车质量较大

答案
①小车的质量(3分),控制变量(3分) ② C (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①该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研究,即保持一个量不变,研究其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要控制小车质量不变而改变拉力大小。
②从图中发现直线没过原点,即当a=0时,F>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有拉力时小车没有加速度,说明小车的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低;F从0开始增加,砂和小桶的质量远小于车的质量,慢慢的砂的质量在增加,在后面砂和小桶的质量就没有远小于车的质量,那么绳子的拉力与砂和小桶的总重力就相差大.所以原因是砂和小桶的质量没有远小于车的质量.故选C.
举一反三
(15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实验选用重锤质量为1kg,重锤做自由下落。从所打纸带中选择一条合适的纸带,O点是打出的第一点。此纸带第1、2点间的距离应接近     mm.纸带上连续的点A、B、C、D至第1点O的距离如图所示,则重锤从O运动到C,重力势能减少     J,打C点时重锤的速度为     m/s,其动能增加     J.(后三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9分)某同学采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做“探究平抛运动规律”实验,如图所示是他拍摄的一幅照片。已知O点为平抛运动的初始位置,照片上正方形每小格边长的实际值为5cm。利用该照片,可以求得连续两次闪光间隔的时间为      s,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     m/s.小球在b点位置的速度为      m/s.(g取10m/s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某学生用螺旋测微器在测定某一金属丝的直径时,测得的结果如图甲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    mm。另一位学生用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   m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其中,则打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是     m/s,计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加速度大小是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5所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 打4号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4 =           
② 0—6点间的加速度大小为a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