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在研究力与运动关系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理想实验。下列为相关实验内容:①减小斜面2的倾角,小球沿斜面1滚下,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在斜面2上仍能达到释放时的高度

伽利略在研究力与运动关系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理想实验。下列为相关实验内容:①减小斜面2的倾角,小球沿斜面1滚下,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在斜面2上仍能达到释放时的高度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伽利略在研究力与运动关系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理想实验。下列为相关实验内容:

①减小斜面2的倾角,小球沿斜面1滚下,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在斜面2上仍能达到释放时的高度。
②将斜面1与斜面2对接,让一个静止的小球沿斜面1滚下,小球将滚上斜面2。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斜面2的倾角,直至使它成为水平,小球沿斜面1滚下,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
请根据伽利略的设计思想进行排序______(填写相应序号)。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把可靠的事实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揭示了力是______(选填“改变”、“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答案
②③①④        2分    改变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系统没有摩擦力,因此根据能量守恒的概念可知小球可运动到同样的高度处,逐渐减小斜面2的倾角,小球可运动到同样的高度,如果斜面2水平,小球将一直运动下去,因此实验的步骤为②③①④,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把可靠的事实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揭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掌握该实验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思想是本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刘刚通过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长度变化的关系,他应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______成正比。实验中刘刚在弹簧下端悬挂5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12cm,已知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且弹簧原长为10cm,则他所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张军在做“测定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他挑选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A、B、C、D、E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s。则计数点C对应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
I.如图所示,大小分别为F1、F2、F3的三个力恰好围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且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F1<F2<F3,则下列四个图中,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Ⅱ.用多用电表探测由图所示黑箱发现:用直流电压挡测量,E、G两点间和F、G两点间均有电压,E、F两点间无电压;用欧姆档测量,黑表笔(与电表内部电源的正极相连)接E点,红表笔(与电表内部电源的负极相连)接F点,阻值较小,但反接阻值很大。那么,该黑箱内元件的接法可能是图下中的    

A.                B.                  C.                  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拉力。
(2)如图(b)是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纸带上测出x1 =3.20cm,x2 = 4.56cm,x5 =8.42cm,x6 =9.70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__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3)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图线,如图(c)所示。图线______ (选填“①”或“②”)是在轨道水平的情况下得到的。
(4)随着钩码的数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图(c)中的图线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5)根据图(c)可求出小车质量为_________ k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 cm,CD长为11.15 cm,DE长为13.73 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m/s2,AB的距离应为        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