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

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得=1.50cm、 =1.90cm、=2.30cm、=2.70cm。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该使用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
答案
交流、0.25、0.4
解析

试题分析:打点计时器时应该使用交流电,知道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根据纸带上相邻点的距离间隔判断小车的运动情况.纸带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
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纸带上相邻计数点的距离在增大,而且相邻计数点的距离之差不变,所以纸带做匀加速运动.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整理:
故答案为:匀加速,0.25m/s,.
点评: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对于纸带的问题,我们要熟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一些规律.
举一反三
(12分)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实验中,我们经常用到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电压表、电流表等测量工具。

(1)在一次实验中,如果提供了下列几个长度测量仪器:①毫米刻度尺;②10分度游标卡尺;③20分度游标卡尺;④螺旋测微器。一个同学用其中一种仪器正确测量某工件的长度为3.125 cm,则他所使用的仪器为      (填仪器序号)。如图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的电阻丝直径的示意图,则该电阻丝的直径=        mm。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想测量某电阻丝的电阻率。
①同学们截取了约1m长的电阻丝,首先利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粗测其阻值,下列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前检查表针是否停在左端的“0”位置,如不在则要进行欧姆调零
B.若用欧姆表“×l”挡测量,指针恰好在刻度30~50的正中,则待测电阻为40Ω
C.若用欧姆表“×10”挡测量,指针偏转角度过大,应换成“×1”挡
D.每次改变不同倍率的欧姆档后都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②若同学们粗测得该段电阻丝的阻值约为3Ω,然后用伏安法测定电阻丝的阻值,再利用公式  求得电阻丝的电阻率。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量程0.6A,内阻0.5Ω的电流表
B.量程3 A,内阻0.1Ω的电流表
C.量程3 V,内阻6 kΩ的电压表
D.量程15V,内阻30kΩ的电压表
E.阻值为0~1 kΩ,额定电流为0.5A的滑动变阻器
F.阻值为0~10Ω,额定电流为1 A的滑动变阻器
G.6 V蓄电池   
H.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中要求金属丝的发热功率不超过0.75 W,电流表应选用           ;电压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请填写备选器材前的字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9分)(1)关于“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体现了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
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C.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所选定的标度要相同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2)图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那么闪光时间间隔是       s,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        m/s.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9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 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纸带上每两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


(1)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2.(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有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作出了图(丙)中的A图线, 另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出了如图(丙)中的B图线.试分析
①A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图线在纵轴上有截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①比较这两种方案,_____(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丙是采用甲方案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现选取N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是几位同学分别用不同方法计算N点的速度,其中正确的是          
A.vN=gnTB.vN=g(n-1)T
C.vN=D.vN=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两木块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的实验方案。

⑴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你认为方案        更合理。
⑵若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0N和20.0N。当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示数为6.0N,b示数为11.0N,c示数为4.0N,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