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设计了一个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做法和理由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用

某小组设计了一个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做法和理由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小组设计了一个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做法和理由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所用电源为低压直流电源
B.平衡摩擦力时,应将勾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C.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
D.“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件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会产生影响
(2)在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M一定,探究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时,由于平衡摩擦力时操作不当,二位同学得到的a―F关系分别如图-中C、D所示

(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其原因分别是:
C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m•s-2
1.98
4.06
5.95
8.12
F/N
1.00
2.00
3.00
4.00
(3) 若测得某一物体M一定时,a与F的关系的有关数据资料下表,根据表中数据画出a-F图象。
答案
(1)C D (2)C图: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角过大了;D图:没有平衡摩擦(或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
(3)a-F图象如下图

解析

试题分析:(1)A、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错误
B、平衡摩擦力时,是平衡的小车和纸带的摩擦,挂上重物后,重物对小车就有了一个拉力,而平衡摩擦靠的是小车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来平衡的,所以不应挂钩码;错误
C、为了记录所有数据,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正确
D、只有当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是重物对小车的拉力才近似等于重物的重力;正确
故选CD
(2) C图:由图可知,拉力为零时小车就有了加速度,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角过大了;
D图:由图可知,当拉力达到一定程度是小车才有加速度,所以这种情况是没有平衡摩擦(或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
(3)根据数据描点,用一条平滑的线将各点连接起来,落不到直线上的点均匀的分布在这条线的两侧,a-F图象如下图

点评:本实验要牢记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和平衡摩擦力过度时a-F图象的特点。
举一反三
(8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将两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合力F′;
E、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与F的大小和方向。
上述步骤中:
⑴有重要遗漏内容的步骤序号中         ;遗漏内容分别是             
⑵若他将遗漏内容补上后,如图(a)所示,是他利用坐标纸记下的橡皮筋结点位置O点及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⑶图(b)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分别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
            

(b)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如图甲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的某处,让一滑块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图乙是某同学实验时打出的某条纸带的一段。


(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利用该纸带中测出的数据可得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 =" _____" m/s2
(2)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滑块的速度大小vB =" _________" m/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为了测出滑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该同学已经测出斜面的长度及高度h,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________ ,利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摩擦力的大小Ff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9分)如图甲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时,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原长x0=4.6 cm,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下端挂钩码,每增加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弹簧的长度x,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钩码个数
1
2
3
4
5
弹力F/N
1.0
2.0
3.0
4.0
5.0
弹簧的长度x/cm
7.0
9.0
11.0
13.0
15.0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作出F-x图线.    
(2)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劲度系数k=    .   
(3)图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大于x0的原因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下图所示,螺旋测微器测量某金属丝的直径,则此金属丝的直径是            mm。下图是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物体长度的示意图,则物体长度为                 c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