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1)比较这两种方案,      (填“甲”或“乙”)方案好些.(2)若相邻两个计

(6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1)比较这两种方案,      (填“甲”或“乙”)方案好些.(2)若相邻两个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6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1)比较这两种方案,      (填“甲”或“乙”)方案好些.
(2)若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 = 0.1 s,由上图中的纸带数据分析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该纸带是采用      (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
答案
(1)甲 (2);  乙(每空2分,共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甲实验操作简单,容易分析实验数据,误差小
(2),由于a<g,且相差很多,所以该纸带是采用乙实验方案得到的
点评:容易题。在乙方案中轨道对小车的摩擦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逐差法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举一反三
(6分)图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装置简图.小车的质量为m1,砂和砂桶质量的为m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图象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1和m2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A.  m1=200, m2=20、40、60、80、100、120
B.  m1=400, m2=10、15、20、25、30、40
C.  m1=200, m2=50、60、70、80、90、100
D.  m1=20,  m2=100、150、200、250、300、400
(3)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 F图像,可能是图中的图线       (选填“甲”、“乙”、“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两根金属棒直径的示意图,图(a)的读数是       mm,图(b)的读数是       mm。

(b)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s。用刻度尺量得OA=1.50 cm,AB=1.90 cm,BC=2.30 cm,CD=2.70 cm,由此可知,纸带做________运动(选填“加速”或“减速”),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      m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 (4分) ①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钢丝的直径(约0.5mm).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提供的米尺、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10个等分刻度)中,选择___________进行测量.
②用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测定某工件的宽度时,示数如图所示,此工件的宽度为___________mm。

(2)(6分)在“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1所示.某同学在纸带上共选择7个计数点A、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他量得各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纸带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为1 .0m/s2.则:

①本实验中所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Hz;
②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      m/s,BE间的平均速度      m/s.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