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三位同学用不同的器材分别进行如下实验:(1)甲同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DIS实验。如图所示为用DIS测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装置图,图中①所示的器材为

(8分)三位同学用不同的器材分别进行如下实验:(1)甲同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DIS实验。如图所示为用DIS测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装置图,图中①所示的器材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8分)三位同学用不同的器材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甲同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DIS实验。如图所示为用DIS测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装置图,图中①所示的器材为_________
A.位移传感器B.速度传感器
C.运动传感器D.光电门传感器
(2)乙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得到一条如下图所示的纸带。该同学从某点O开始,在纸带上每隔4个点连续取了7个计数点(图中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4个点没有画出)。已知交流电频率50Hz,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可得:打点计时器在打下A点时的速度vA=______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丙同学用数码摄像机对平抛运动进行研究,他拍摄并记录了抛物线轨迹的一部分,如图所示。O点不是抛出点,x轴沿水平方向,由图中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是   ▲   m/s 。(g取10m/s2
答案
(1)D  (2)0.72    0.64(3)4
解析

举一反三
(8分)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分析实验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探究物体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中, 某实验小组测得位移s和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
所测的
物理量
1
2
3
4
5
6
时间t(s)
0.89
1.24
1.52
1.58
1.97
2.15
位移s(m)
0.25
0.50
0.75
1.00
1.25
1.50

(1)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物体运动的s-t图象.

(2)根据作图可判断出表格中第    组数据有错误.
(3)若某同学提出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的猜想,为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应作            图象.若该猜想成立,则物体做            直线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将实验装置中的光电门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测定摆锤在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从而求得摆锤在该位置的动能,同时输入摆锤的高度,求得摆锤在该位置的重力势能,进而研究势能和动能转化时的规律.实验中A、B、C、D四点高度为0.150m、0.100m、0.050m、0.000m,已由计算机默认,不必输入.现某位同学要测定摆锤在D点的瞬时速度.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接着他点击“开始记录”,同时让摆锤从图中所示位置释放,计算机将摆锤通过光电门传感器的速度自动记录在表格的对应处,如图(2).

图(1)


 
(1)在图(1)中该同学实验的两处错误分别是①:                       
                                              
(2)图(2)中计算机记录的数据与真实值相比将   __  (填“偏大”、“偏小”或“仍准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甲图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在一串链条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开始释放链条时其下端离地面有一定高度,实验操作准确规范,对清晰纸带进行数据处理后,在坐标纸上作出链v-t图象(图乙).

(1)观察乙图,请描述小车的运动情况及链条对应的状态       并求出BC段对应的平均速度为     m/s.
(2)若链条质量为0.20kg,则小车质量为       kg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保持   
      不变;为了直观地判断加速度与质量的数量关系,应作出         图象(选填
“a—m”或  “ a—1/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将每5个点取做1个计数点,量得s1=1.20cm,s2=2.60cm,s3=4.00cm,那么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m/s2;第2点的瞬时速度大小v2=__________m/s。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