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如下:(1) 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分别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F,测出相对应的加

(8分)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如下:(1) 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分别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F,测出相对应的加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8分)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如下:
(1) 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分别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F,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2)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分别改变物体的质量m,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3) 本实验也可以不测加速度的具体数值,通过测出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x1x2来测量不同情况下物体加速度的比值,此比值
          
(4) 如果图象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       
A.加速度a与质量m成正比B.加速度a与质量m成反比
C.质量m与加速度a成反比D.质量m与加速度a成正比

答案
质量  力     B
解析
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应保持质量不变,分别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F,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分别改变物体的质量m,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x1=1/2at2所以 如果图象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说明加速度a与质量m成反比选B.
举一反三
⑴三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
     ①甲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使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不同,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                          
②乙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斜槽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作与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斜槽轨道M到水平板的高度可调,但两轨道始终保持平行,因此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速度v0总是相等的。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同时切断电源,使两小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AB射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应是                  。若仅改变轨道M的高度(两轨道仍然保持平行),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是因为            
③丙同学采用频闪摄影法拍摄到如图丙所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照片,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的实际边长为L=2.5cm。由图可求得拍摄时每间隔时间T=   s曝光一次,该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      m/s(取g=10m/s2)。
⑵某同学准备测电流表A1的内阻r1的精确值,现有如下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100mA,内阻约5Ω
B.电压表V1:量程15V,内阻约15kΩ
C.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约3kΩ
D.定值电阻器R0:阻值20Ω
E.滑动变阻器R1:0~10Ω,额定电流为1A
F.滑动变阻器R2:0~1000Ω,额定电流为0.2A
G.电源E:电动势为6V,内阻较小
H.导线、电键
①要求电流表A1的示数从零开始变化,且能多测几组数据,尽可能减小误差,在如图虚线方框中画出测量用的电路图,并在图中标出所用器材的代号.
②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电流表A1的内阻r1,则r­­的表达式为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与光滑圆弧轨道相切,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轨道的左端,OP是可绕O点转动的轻杆,且摆到某处就能停在该处;另有一小钢球。现在利用这些器材测定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

图1
(1)还需要的器材是                                    
(2)以上测量实际上是把对弹性势能的测量转化为对        能的测量,进而转化为对                         的直接测量。
(3)为了研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的关系,除以上器材外,还准备了两个轻弹簧,所有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不相同。试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用气垫和光电计时装置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时,质量为100g的滑块A上装有挡光片,挡光片的宽度为4.00cm,质量为200g的滑块B上没有挡光片。现让滑块A以某一速度经过光电门1后撞上静止的滑块B并粘合在一起经过光电门2,光电门1的读数为118ms,光电门2的读数为356ms。则碰前滑块A的动量大小为     kg·m/s,碰后滑块A、B的总动量大小为     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了研究牛顿第二定律,在水平玻璃上放两辆小车A、B,小车的前端拴上细线,跨过定滑轮,与小盘(盘内装有砝码)相连,小车的后端也拴上细线,并用铁夹夹住。打开或关上铁夹可以控制两车的运动。起初时,两车并排放置,如图所示。如果牵引两车的拉力相同,两车的质量之比为2:3,则相同时间内两车的位移之比为_____,如果两车的质量相同,牵引两车的拉力之比为2:3,则相同时间内两车的位移之比为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了只用一根轻弹簧和一把刻度尺测定某滑块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设μ为定值),设计了下述实验:

第一步:如图所示,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使滑块紧靠弹簧将其压缩,松手后滑块在水平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测得弹簧压缩量d与滑块向右滑行的距离S的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d/cm
0.50
1.00
2.00
4.00
S/cm
5.02
19.99
80.05
320.10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滑块滑行距离S与弹簧压缩量d间的关系应是_________。
第二步:为了测出弹簧的劲度系数,将滑块挂在竖直固定的弹簧下端,弹簧伸长后保持静止状态。测得弹簧伸长量为△L,滑块质量为m,则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d,s,△L表示的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弹簧弹性势能Ep=kx2,k为劲度系数,x为形变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