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想测量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第一小组:利用平衡条件来测量动摩擦因数.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长木

有两个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想测量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第一小组:利用平衡条件来测量动摩擦因数.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长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有两个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想测量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1)第一小组:利用平衡条件来测量动摩擦因数.
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长木板固定,用弹簧秤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
方案B:木块通过弹簧秤连接到墙壁,用手拉动木板,如图乙所示.

①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_(填“A”或“B”),原因是______;
②该实验中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
(2)第二小组: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来测量动摩擦因数.
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一端装有定滑轮的、表面粗糙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实验台上,长木板上有一滑块,滑块右侧固定一轻小动滑轮,钩码和弹簧测力计通过绕在滑轮上的水平轻绳相连,放开钩码,滑块在长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实验时滑块加速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处理纸带,得到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改变钩码个数,重复实验;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纵轴,加速度a为横轴,得到的图象是纵轴截距大小等于b的一条倾斜直线,如图丁所示.已知滑块和轻小动滑轮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则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
答案
(1)①比较两种实验方案的操作过程可以看出,方案A中物体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很难控制它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不稳定,而方案B中拉动的是木板,木板运动的速度不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稳定时弹簧测力计与木块相对于地静止,此时读数更准确.所以,更合理的方案是B.
②实验过程中,木块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f=F,滑动摩擦力f=μG,则动摩擦因数μ=
F
G
,实验需要测量:木块重力G,弹簧测力计示数F.
(2)滑块受到的拉力T为弹簧秤示数的两倍,即:T=2F,
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μmg,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T-f=ma,
解得力F与加速度a的函数关系式为:F=
m
2
a+
μmg
2

由图象所给信息可得:b=
μmg
2

解得:μ=
2b
mg

故答案为:(1)①B;实验时不需要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静止,方便读数;②木块重力G,弹簧测力计示数F;
F
G
;(2)
2b
mg
举一反三
关于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相互压紧,接触面粗糙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
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压力增大,摩擦力一定增大
D.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含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材料的粗糙程度无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斜面上,如图所示,此物体受到的力有(  )
A.4个B.3个C.2个D.1个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磁悬浮列车在行进时会“浮”在轨道上方,从而可高速行驶,可高速行驶的原因是列车浮起后(  )
A.减小了列车的惯性
B.减小了地球对列车的引力
C.减小了列车与铁轨间的摩擦力
D.减小了列车所受的空气阻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将光滑斜面上的一物体的重力分解为Fl、F2两个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2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
B.物体受mg、N、F1、F2四个力作用
C.物体只受重力mg和弹力N的作用
D.力N、F1、F2三个力的作用效果跟mg、N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木块从左边斜面的A点自静止开始下滑,经过一段水平面后,又滑上右边斜面并停留在B点.若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AB连线与水平面夹角为θ,则木块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不考虑木块在路径转折处碰撞损失的能量)(  )
A.sinθB.cosθC.tanθD.cot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