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有1、2、3三个质量均为m=1kg的物体,物体2与物体3通过不可伸长轻绳连接,跨过光滑的定滑轮,设长板2到定滑轮足够远,物体3离地面高H=5.75m,

如图所示,有1、2、3三个质量均为m=1kg的物体,物体2与物体3通过不可伸长轻绳连接,跨过光滑的定滑轮,设长板2到定滑轮足够远,物体3离地面高H=5.75m,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有1、2、3三个质量均为m=1kg的物体,物体2与物体3通过不可伸长轻绳连接,跨过光滑的定滑轮,设长板2到定滑轮足够远,物体3离地面高H=5.75m,物体1与长板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长板2在光滑的桌面上从静止开始释放,同时物体1(视为质点)在长板2的左端以v=4m/s的初速度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恰好没有从长板2的右端掉下.求:
(1)长板2的长度L0
(2)当物体3落地时,物体1在长板2的位置.
答案
设向右为正方向(1)物体1的加速度:
a1=-
μmg
m
=-μg=-2m/s2
物体2和3的整体加速度为:
a2=
mg+μmg
2m
=6m/s2
设经过时间t1二者速度相等 即有:v1=v+a1t=a2t
代入数据t1=0.5m/s,v1=3m/s
物体1的位移为:x1=
v+v1
2
t
=1.75m
物体1的位移为:x2=
v1
2
t

所以木板2的长度L0=x1-x2=1m.
(2)此后,假设物体123相对静止,a=
1
3
g,
物体1受到的静摩擦力为 Ff1=ma=3.3N>Ff=μmg=2N,故假设不成立,则知物体1和物体2相对滑动.
物体1的加速度大小为 a3=μg=2m/s2
物体2和3整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a4=
mg-μmg
2m
=4m/s2
整体下落高度h=H-x2=5m,
根据h=v1t+
1
2
a4t22 解得 t2=1s
物体1的位移x3=v1t2+
1
2
a3t22=4m
则h-x3=1m
故物体1在长木板2的最左端.
答:
(1)长板2的长度L0是1m.
(2)当物体3落地时,物体1在长板2的最左端.
举一反三
(1).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所安装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在图示状态下,开始做实验,该同学有装置和操作中的主要错误是:______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为了使小车受到合外力等于小沙桶和沙的总重量,通常采用如下两个措施:(A)平衡摩擦力: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小木块,反复移动木块的位置,直到小车在小桶的拉动下带动纸带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B)调整沙的多少,使沙和小沙桶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请问:
①以上哪一个措施中有何重大错误?______
②在改正了上述错误之后,保持小车及砝码质量M不变.反复改变沙的质量,并测得一系列数据,结果发现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小桶及砂重量)与加速度的比值略大于小车及砝码质量M,经检查发现滑轮非常光滑,打点计时器工作正常,且事先基本上平衡了摩擦力,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
(3)图乙是上述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0.02s,结合图乙给出的数据(单位cm),求出小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m/s2,并求出纸带中P点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m/s(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小车在水平面上以4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厢内用OA、OB两细绳系住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O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37°,OB是水平的.后来小车改做匀减速运动,经8m的位移停下来(运动过程OB拉力不为0).
求:(1)车在匀速运动的过程中,两绳的拉力TA、TB各是多少?(sin37°=0.6)
(2)车在匀减速运动的过程中,两绳的拉力TA、TB各是多少?(g取10m/s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着长L=2m,质量为M=4.5kg的木板(厚度不计),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和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开始均静止.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g取10m/s2)求:
(1)为使小物体不从木板上掉下,F不能超过多少.
(2)如果拉力F=10N,小物体能获得的最大速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4.0㎏的物块,它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300的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2.0s的时间物块发生了4.0m的位移.(g=10m/s2
试求:(1)物块的加速度大小(2)拉力F的大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厚度不计的薄板A长L=5.0m,质量M=5.0kg,放在水平桌面上,板的右端与桌边相齐.在A上距右端s=3.0m处放一物体B(大小不计),其质量m=2.0kg,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与桌面间和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原来系统静止.现在在板的右端施加一大小一定的水平力F=26N,持续作用在A上,将A从B下抽出.(g=10m/s2)求:
(1)A从B下抽出前A、B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2)B运动多长时间离开A?
(3)物体B最后停在哪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