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斜面体B静置于水平桌面上.一质量为m的木块A从斜面底端开始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上滑,然后又返回出发点,此时速度为v,且v<v0.在上述过程中斜面体一直没

如图所示,斜面体B静置于水平桌面上.一质量为m的木块A从斜面底端开始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上滑,然后又返回出发点,此时速度为v,且v<v0.在上述过程中斜面体一直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斜面体B静置于水平桌面上.一质量为m的木块A从斜面底端开始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上滑,然后又返回出发点,此时速度为v,且v<v0.在上述过程中斜面体一直没有移动,由此可以得出(  )
A.A上滑时加速度比下滑时加速度小
B.A上滑过程与下滑过程,B对桌面的压力相同
C.A上滑过程中,桌面对B的支持力比下滑过程大
D.A上滑过程中,桌面对B的静摩擦力比下滑过程大

答案
由于v<v0,所以物体A在在滑动过程中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A=μmgcosθ,
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与A对B的摩擦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f1=f2=fA=μmgcosθ,对斜面体B进行受力分析,物体A向上滑动时,B受力如图甲所示,物体A向下滑动时,斜面体受力如图B所示;
A、上滑时,a1=
mgsinθ+μmgcosθ
m
=gsinθ+μgcosθ,下滑时,a2=
mgsinθ-μmgcosθ
m
=gsinθ-μgcosθ,所以a1>a2,故A错误;
B、物体B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FN1=G+Ncoθ-f1sinθ,FN2=G+Ncosθ+f2sinθ,FN2>FN1,故BC错误;
D、物体B静止,处于平衡条件,由平衡条件得:f=f1cosθ+Nsinθ,f′=Nsinθ-f2cosθ,
物体A向上滑行时桌面对B的摩擦力大,物体A下滑时,桌面对B的摩擦力小,故D正确;
故选D
举一反三
质量为0.1kg的弹性球从空中某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该下落过程对应的v-t图象如图所示.球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反弹,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的2/3.该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取g=10m/s2,求:
(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f的大小;
(2)弹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弹的最大高度h;
(3)若弹性球与地面第一次碰撞的时间为△t′=
1
14
s,则由静止开始下落到第一次碰撞后反弹至最大高度的过程中弹性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一定长度的木板C放在光滑水平面上,长木板上面放置可视为质点的木块A、B.A、B、C的质量分别是mA=mB=mC=0.2kg.木块A、B相距0.2m,放在长木板上适当的位置,它们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均为μ=0.2.三物块均在同一直线上,开始时都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同时对A、B施加相反方向的恒力,F1=1N,F2=0.6N,如图所示.经过1s的时间,同时撤去这两个力.问:

(1)在同时对A、B施加相反方向的恒力的过程中,木板C的运动状态应该怎样,请说明理由!
(2)若要使木块A、B最终不滑离长木板,木板C的长度最少为多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右端放有一质量为m长度可忽略的小木块,木块与木板之间、木板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µ.开始时小块、木板均静止,某时刻起给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要把长木板从小木块下拉出,求拉力F应满足的条件;
(2)若拉力F=5µ(m+M)g,求从开始运动到木板从小木块下拉出经历的时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质量为m的木块以水平初速度v0在水平地面上最多能滑行的距离为S,现在其上面固定一块同样的木块,使它们一起以2v0的初速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滑行,则最多能滑行的距离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
某同学采用如图1装置,质量M=1kg的小车放在水平轨道上,两段细线挂着两个相同钩码.将小车静止释放后,由位移传感器测得了小车的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了对应图象.根据装置图和v-t图象.
(1)小车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约为______
(2)小车在运动中,v-t图象(图2)曲线从①变到②的原因是______
(3)小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是否能忽略?为什么?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