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地球半径为R,质量为M,自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赤道处的水平地面上,则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F=______,它跟随地球自转需要的向心力

已知地球半径为R,质量为M,自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赤道处的水平地面上,则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F=______,它跟随地球自转需要的向心力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已知地球半径为R,质量为M,自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赤道处的水平地面上,则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F=______,它跟随地球自转需要的向心力为______,它的重力G′=______.
答案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的计算公式,得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F=
GMm
R2

由于知道了周期,所以它跟随地球自转需要的向心力:F=m(
T
)2R
=
4π2mR
T2

物体放在赤道处的水平地面上随地球一起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提供的,另一个分力为重力,即F=G′+F
所以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减去向心力,即:G′=F-F向=
GMm
R2
-
4π2mR
T2

故答案为:
GMm
R2
4π2mR
T2
GMm
R2
-
4π2mR
T2
举一反三
嫦娥四号,专家称“四号星”,计划在2017年发射升空,它是嫦娥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四颗人造探月卫星,主要任务是更深层次、更加全面的科学探测月球地貌、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档案资料.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的平均密度为ρ,嫦娥四号离月球中心的距离为r,绕月周期为T.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gr
B.嫦娥四号绕月运行的速度为


gr2
R
C.万有引力常量可表示为
r3
ρT2R3
D.嫦娥四号必须减速运动才能返回地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2点17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嫦娥三号携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并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科学探测.探测器发射后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已知月球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P,月球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q,则(  )
A.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与在地球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向心力之比为
p
q
B.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与在地球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之比为


pq3
C.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


p
q
D.月球表面重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p
q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2006年8月24日晚,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通过了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太阳系行星数量将由九颗减为八颗.若将八大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迹粗略地认为是圆,各星球半径和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行星名称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星球半径
(×106m)
2.446.056.373.3969.858.223.722.4
轨道半径
(×1011m)
0.5791.081.502.287.7814.328.745.0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07秒,中国“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根据轨道计算结果,“神舟八号”飞船于6时7分53秒进入近地点约200千米,远地点329千米,轨道倾角为42度,周期5379秒的初始轨道,随后在地面测控通信系统的导引下,神舟八号飞船经五次变轨,从初始轨道转移到330千米的近圆轨道.现假设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八号飞船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初始椭圆轨道上,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1,如图所示.以后变轨到近园轨道上运行,若飞船在近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飞船的质量为m0.求:
(1)飞船在A点的加速度大小a.
(2)飞船在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h2
(3)假设飞船在初始椭圆轨道A点的速度为VA,变轨后进入近园轨道运行,这个过程合外力对飞船做的功.
不同的人造地球卫星它们的轨道是不同的,有一种人造地球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与地球的赤道平面重合,这类卫星称为赤道轨道卫星.赤道卫星绕地球的运动可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有一颗赤道卫星,测得其距离地球表面高度为h,其运转方向与地球的自转的方向相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0,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在某时刻该赤道轨道卫星正好通过地球赤道上某一建筑物的正上方,求:
(1)该赤道轨道卫星的角速度,线速度,周期;
(2)该赤道轨道卫星下次通过该建筑物上方所需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