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已经发射成功,当时在飞船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出现的一幅卫星运行轨迹图,如图,它记录了“神舟”六号飞船在地球表面垂直投影的位置变化.图中表示

我国“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已经发射成功,当时在飞船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出现的一幅卫星运行轨迹图,如图,它记录了“神舟”六号飞船在地球表面垂直投影的位置变化.图中表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我国“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已经发射成功,当时在飞船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出现的一幅卫星运行轨迹图,如图,它记录了“神舟”六号飞船在地球表面垂直投影的位置变化.图中表示在一段时间内飞船绕地球圆周飞行四圈,依次飞经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四次轨迹①、②、③、④,图中分别标出了各地点的经纬度(如:在轨迹①通过赤道时的经度为西经156°,绕行一圈后轨迹②再次经过赤道时经度为180°…),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地球自转周期为24h,根据图中的信息:

(1)如果飞船运行周期用T表示,试写出飞船离地面高度的表达式
(2)飞船运行一周,地球转过的角度是多少?
(3)求飞船运行的周期.
答案
(1)飞船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设地球质量是M,飞船质量是m,轨道半径是r,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
Mm
r2
=m(
T
)2r
…①
地球表面的物体m′受到的重力等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
即:m′g=G
Mm′
R2
…②
由①②可以解得:r=
3
gR2T2
4π2


则飞船离地面的高度h=r-R=
3
gR2T2
4π2

-R;
(2)从图中信息可知,“神舟六号”转一圈,地球自转转过180°-156°=24°,
(3)“神舟六号”的周期为:T=
24°
360°
×T地球=
1
15
×3600×24=5760s=1.6h.
答:(l)如果飞船运行周期用T表示,飞船离地面的高度h=
3
gR2T2
4π2

-R;
(2)飞船运行一周,地球转过的角度是24°.
(3)飞船运行的周期是1.6h.
举一反三
下面是地球、火星的有关情况比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星球地球火星
公转半径1.5×108km2.25×108km
自转周期23时56分24时37分
表面温度15℃-100℃~0℃
大气主要成分78%的N2,21%的O2约95%的CO2
2008年9月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如图为“神舟七号”绕地球飞行时的电视直播画面,图中数据显示,飞船距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
1
20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大西洋星距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设飞船、大西洋星绕地球均做匀速圆周运动.试求:
(1)“神舟七号”飞船在轨运行的线速度为多少?
(2)大西洋星在轨运行的角速度为多少?
(3)若假定“神舟七号”飞船和大西洋星的周期分别为T1和T2,某时刻大西洋星、“神舟七号”飞船正好相距最近,再经过多少时间它们刚好又处于最近位置?(结果用T1,T2及相关常数表示)
2008年9月28日傍晚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经历68个多小时的太空飞行,在预定轨道绕地球飞行45圈后成功返回.设“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n圈所用的时间为t,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求:
(1)飞船的圆轨道离地面的高度;
(2)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首先根据小孔成像原理估测太阳半径,再利用万有引力定律估算太阳的密度.准备的器材有:①不透光圆筒,一端封上不透光的厚纸,其中心扎一小孔,另一端封上透光的薄纸;②毫米刻度尺.已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要求:
(1)简述根据小孔成像原理估测太阳半径R的过程.
(2)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推算太阳密度.
某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空间站中不能正常使用的仪器是(  )
A.电子表B.天平C.电子温度计D.电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