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浙江卷)20. 宇宙飞船以周期为T绕地地球作圆周运动时,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

(2010·浙江卷)20. 宇宙飞船以周期为T绕地地球作圆周运动时,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0·浙江卷)20. 宇宙飞船以周期为T绕地地球作圆周运动时,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地球处置周期为T。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宇航员在A点测出的张角为,则(   )
A.飞船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为
B.一天内飞船经历“日全食”的次数为T/T0
C.飞船每次“日全食”过程的时间为
D.飞船周期为T=

答案
:AD
解析
A、飞船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为v=,又由几何关系知sin(α/2)= ?r=∴v=故A正确;
B、地球自转一圈时间为To,飞船绕地球一圈时间为T,飞船绕一圈会有一次日全食,所以每过时间T就有一次日全食,得一天内飞船经历“日全食”的次数为,故B不正确;
C、由几何关系,飞船每次“日全食”过程的时间内飞船转过α角,所需的时间为t=,故C不正确;
D、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G=m()2r?T=2π=2πr∵T=故D正确;
该题要求能够熟练掌握匀速圆周运动中线速度、角速度及半径的关系,同时理解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几何关系得出转动的角度.题目难度适中.
举一反三
在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国际空间站里,一宇航员手拿一只小球相对于太空舱静止“站立”于舱内朝向地球一侧的“地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航员相对于地球的速度介于7.9 km/s与11.2 km/s之间
B.若宇航员相对于太空舱无初速释放小球,小球将落到“地面”上
C.宇航员将不受地球的引力作用
D.宇航员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万有引力定律首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物体间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引起的
B.人造地球卫星离地球越远,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越大
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
D.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没有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地球半径R,地球质量M,引力常量为G
(1)若有一颗近地卫星围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求其速度v的大小。
(2)若地球自转周期为T,发射一颗地球同步卫星,使它在赤道上空运转,求其离地的高度H为多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12月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简称NASA)发布声明,证实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了“第二地球”—一颗名为开普勒22b的行星。该行星的半径约是地球的2.4倍,“开普勒22b”绕恒星“开普勒22”运动的周期为290天,轨道半径为R1,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2,测得R1:R2=0.85。球的体积公式,由上述信息可知   (    )
A.若开普勒22b的行星与地球密度相同,可知两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2.4:1
B.若开普勒22b的行星与地球密度相同,可知两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1:2.4
C.恒星“开普勒22”与太阳的质量之比约为1:1
D.恒星“开普勒22”与太阳的质量之比约为1:10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7月11日23时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链一号02星”送入太空。“天链一号02星”是我国第二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它将与2008年发射的“天链一号01星”组网运行,为我国神舟飞船以及未来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建设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并将应用于我国将于2011年下半年实施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若用m表示“天链一号02星”的质量,h 表示它离地面的高度,R0表示地球的半径,go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T表示地球自转周期,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天链一号02星”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大小(用含有m、go、R0、h的字母表示);
(2)地球赤道表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与“天链一号02星”环绕速度的比值;
(3)利用上述数据计算出地球的质量M(用含有G、T、R0、h的字母表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