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地侦察卫星在通过地球两极上空的圆轨道(轨道平面垂直于赤道平面)上运行,连续两次经过日照条件下的赤道上空时,恰能正对赤道上经度差为30°的两个军事目标进行拍摄.

近地侦察卫星在通过地球两极上空的圆轨道(轨道平面垂直于赤道平面)上运行,连续两次经过日照条件下的赤道上空时,恰能正对赤道上经度差为30°的两个军事目标进行拍摄.

题型:江苏模拟难度:来源:
近地侦察卫星在通过地球两极上空的圆轨道(轨道平面垂直于赤道平面)上运行,连续两次经过日照条件下的赤道上空时,恰能正对赤道上经度差为30°的两个军事目标进行拍摄.求(1)卫星的运行周期(2)卫星离地面的高度(3)卫星的线速度.设地球半径为R,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答案
(1)由题可知卫星绕行一周,地球自转过30°,
所以卫星周期为T′=
T
12

(2)设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
GMm
(R+h)2
=m(R+h)(
T′
)2

GMm
R2
=mg

得h=
3
gR2T2
576π2

-R

(3)根据圆周运动的公式得
v=ω•(R+h)=
T′
(R+h)

得 v=
3
24πgR2
T


答:(1)卫星的运行周期是T′=
T
12

(2)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是
3
gR2T2
576π2

-R

(3)卫星的线速度是v=
3
24πgR2
T

举一反三
欧盟和我国合作的“伽利略”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由平均分布在三个轨道面上的30颗轨道卫星组成,每个轨道平面上等间距部署10颗卫星,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导航定位.现假设“伽利略”系统中每颗卫星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一个轨道平面上某时刻10颗卫星所在位置分布如图所示.其中卫星1和卫星3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这10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
R2g
r2
B.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
C.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
2πr
5R


r
g
D.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功为零
魔方格
题型:宿迁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某物体在地面上时受到的重力大小为G0,将它放到卫星中,在卫星以大小为a=
g
2
的加速度随火箭向上做匀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当支持该物体的支持物对其弹力大小为N时,卫星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为______,卫星距地球表面的高度为______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5年10月12日9时,“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升空,飞船按预定轨道在太空飞行四天零十九小时32分(用t表示),环绕地球77圈(用n表示).“神舟六号”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大气阻力和地球引力的影响,飞船飞行轨道会逐渐下降.为确保正常运行,“神舟六号”飞船飞行到第30圈时,对飞船进行了一次精确的“轨道维持”(通过发动机向后喷气,利用反冲校准轨道).设总质量为m的“神舟六号”飞船的预定圆形轨道高度为h,当其实际运行高度比预定轨道高度低了△h时,控制中心开始启动轨道维持程序,开动小动量发动机,经时间△t后,飞船恰好重新进入预定轨道平稳飞行.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神舟六号”轨道离地面高度h的表达式(用题中所给的数据表示);
(2)已知质量为m的物体在地球附近的万有引力势能Ep=-
R2mg
r
(以无穷远处引力势能为零,r表示物体到地心的距离),忽略在轨道维持过程中空气阻力对飞船的影响,求在轨道维持过程中,小动量发动机的平均功率P的表达式(轨道离地面高度为h不用代入(1)问中求得的结果).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于2003年10月15日成功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五号载入飞船,已知“神舟”五号绕地球飞行了14圈共历时约21小时,试计算飞船飞行轨道离地面的平均高度.取地球半径R=6400km,g=10m/s2.设飞船飞行14圈都做相同的圆轨道运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晴天晚上,人能看见卫星的条件是卫星被太阳照着且在人的视野之内.一个可看成漫反射体的人造地球卫星的圆形轨道与赤道共面,卫星自西向东运动.春分期间太阳垂直射向赤道,赤道上某处的人在日落后8小时时在西边的地平线附近恰能看到它,之后极快地变暗而看不到了.已知地球的半径R=6.4×106m,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2,估算:(答案要求精确到两位有效数字)
(1)卫星轨道离地面的高度.
(2)卫星的速度大小.
题型:广州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