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地球同步卫星;1999年12月,“神舟一号”成功发射入轨,在绕地14圈的21小时内完成了多项实验后成功返回.则(  )A.同步卫

1984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地球同步卫星;1999年12月,“神舟一号”成功发射入轨,在绕地14圈的21小时内完成了多项实验后成功返回.则(  )A.同步卫

题型:珠海二模难度:来源:
1984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地球同步卫星;1999年12月,“神舟一号”成功发射入轨,在绕地14圈的21小时内完成了多项实验后成功返回.则(  )
A.同步卫星的周期等于月球公转周期
B.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于月球公转速度
C.神舟一号在圆轨道上的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
D.神舟一号在圆轨道上的机械能大于月球
答案
由题意得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为24小时,“神舟一号”的周期为1.5小时,
A、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为24小时,月球公转周期为27天,所以同步卫星的周期小于月球公转周期,故A错误;
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周期公式G
Mm
R2
=m
2R
T 2
解得:R=
3
GMT2
2

,所以月球的半径大于同步卫星的半径,根据v=


GM
r
可知: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于月球公转速度,故B正确;
C、因为神舟一号的周期小于同步卫星,根据B的分析可知,神舟一号的半径小于同步卫星,根据G
Mm
r2
=ma
,解得:a=G
M
r2
,所以神舟一号在圆轨道上的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故C正确;
D、月球的质量大于“神舟一号”的质量,若从地面把神舟一号和月球发射到同样高度的轨道,月球所需的初动能较大,而在以后的运动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所以月球的机械能大于神舟一号的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BC
举一反三
已知某星球的质量是M,一颗卫星绕该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的轨道半径是r,万有引力常量是G.根据所给的条件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
A.卫星所受的向心力B.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C.星球的密度D.卫星的密度
题型:延庆县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b、c是大气层上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质量相同且小于c的质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B.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
C.b、c的周期相等且大于a的周期
D.b、c的向心力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力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神舟七号”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航天员在轨道舱内能利用弹簧拉力器进行体能锻炼
B.悬浮在轨道舱内的水呈现圆球形
C.航天员出舱后,手中举起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D.从飞船舱外自由释放的伴飞小卫星与飞船的线速度相等
题型:镇江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北京时间2009年2月11日零时55分,美国一颗商用通信卫星与俄罗斯一颗已经报废的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相撞,这是太空中首次发生完整的在轨卫星相撞事件,发生相撞的卫星分别为美国铱卫星公司的“铱33”卫星和俄罗斯的“宇宙2251”军用通信卫星,下列关于这两颗卫星的理论分析,正确的是(  )
A.它们的轨道所在的平面可以不重合
B.它们的轨道一定在同一平面内
C.它们可能沿不同的椭圆轨道运行
D.如果它们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它们碰撞时的速率一定相同
题型:威海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飞船升空后,首先沿椭圆轨道运行.其近地点约为200km,远地点约为340km,绕地球飞行七圈后,地面发出指令,使飞船上的发动机在飞船到达远地点时自动点火,提高了飞船的速度,使得飞船在距地面340km的圆轨道上飞行.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时.需要进行多次轨道维持.轨道维持就是通过控制飞船上的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和推力,使飞船能保持在同一圆轨道上稳定运行.如果不进行轨道维持,飞船的轨道高度将逐渐降低,则(  )
A.飞船的周期将逐渐缩短
B.飞船的线速度将逐渐减小
C.飞船的角速度将逐渐减小
D.飞船的向心加速度将逐渐减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