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007年10月25日电,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简化后的路线示意图如图所示.卫星由地面发射后,先经过地面发射轨道进入地球附近的停

中新网2007年10月25日电,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简化后的路线示意图如图所示.卫星由地面发射后,先经过地面发射轨道进入地球附近的停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新网2007年10月25日电,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简化后的路线示意图如图所示.卫星由地面发射后,先经过地面发射轨道进入地球附近的停泊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然后从停泊轨道经过调试进入地月间转移轨道;到达月球附近时,再次调试进入工作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时卫星将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a,卫星的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半径之比为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速度之比为


a


b
B.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周期之比为


b


a
C.卫星在停泊轨道运行的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卫星从停泊轨道调控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过程卫星机械能守恒
魔方格
答案
A、人造地球卫星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即
GMm
r2
=m
v2
r
=m
2r
T2

线速度v=


GM
r
,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a,卫星的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半径之比为b,
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速度之比为


a


b
,故A正确
B、周期T=2π


r3
GM
,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a,卫星的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半径之比为b,
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a,卫星的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半径之比为


b3


a
,故B错误
C、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也是圆轨道的最大运行速度.
所以卫星在停泊轨道运行的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故C正确
D、卫星从发射后到进人工作轨道过程中,需要卫星的发动机点火,使卫星加速,通过外力克服引力做功,使卫星机械能增加才能达到目的.所以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
故选AC.
举一反三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由长征运载火箭将飞船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1,飞船飞行五周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所示.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于10月17日凌晨在内蒙古草原成功返回.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求:
(1)飞船在A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2)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魔方格
题型:盐城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重力势能EP=mgh实际上是万有引力势能在地面附近的近似表达式,其更精确的表达式应为EP=-G 
Mm
r
.式中的G为万有引力恒量,M为地球质量,m为物体的质量,r为物体到地心的距离,并以无限远处的引力势能为零势能.一颗质量为m的地球卫星,在离地高度为H处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质量未知.
试求:
(1)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2)卫星的引力势能;
(3)卫星的机械能;
(4)若要使卫星能飞离地球(飞到引力势能为零的地方),则卫星至少要具有多大的初速度从地面发射?
题型:上海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b、c是环绕地球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c的质量相同且小于b的质量,则有(  )
A.a、b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c的线速度
B.a、b的周期相同,且大于c的周期
C.a、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c的向心加速度
D.a所需的向心力最小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地球的两颗人造卫星质量之比m1:m2=1:2,圆周轨道半径之比r1:r2=1:2.求:(1)线速度之比;(2)角速度之比;(3)运行周期之比;(4)向心力之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环球时报2月11日报道,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卫星2009年2月10日在太空相撞,相撞地点位于西伯利亚上空500英里(约805公里).相撞卫星的碎片形成太空垃圾,并在卫星轨道附近绕地球运转,国际空间站的轨道在相撞事故地点下方270英里(434公里).若把两颗卫星和国际空间站的轨道看作圆形轨道,上述报道的事故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两颗相撞卫星在同一轨道上
B.这两颗相撞卫星的周期、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两相撞卫星的运行速度均大于国际空间站的速度
D.两相撞卫星的运行周期均大于国际空间站的运行周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