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物体质量m1=0.1kg,视为质点,在C处弹簧发射器的作用下,沿光滑半圆轨道至最高点A处后在空中飞行,不计空气阻力,恰好沿PQ方向击中P点,∠PQC=

如图所示,物体质量m1=0.1kg,视为质点,在C处弹簧发射器的作用下,沿光滑半圆轨道至最高点A处后在空中飞行,不计空气阻力,恰好沿PQ方向击中P点,∠PQ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物体质量m1=0.1kg,视为质点,在C处弹簧发射器的作用下,沿光滑半圆轨道至最高点A处后在空中飞行,不计空气阻力,恰好沿PQ方向击中P点,∠PQC=53°,半圆的半径R=0.5m,A、P两点的竖直距离为0.8米,g=10m/s2,sin53°=0.8,cos53°=0.6
(1)此物体离开A点后作什么运动?在A点速度多大?A、P两点的水平距离为多大?物体在A点对轨道的压力有多大?
(2)质量m2=0.2kg的另一物体,也视为质点,放于与A点等高的光滑斜面BP上,其倾角为53°,问:当质量m1的物体刚要离开轨道A点时,静止释放质量m2的物体应该提前还是滞后多少时间,才能实现两物体同时到达P点?
答案
(1)物体离开A点后作平抛运动.
物体经过P点时竖直分速度为:vy=


2ghAP
=


2×10×0.8
m/s=4m/s
设物体在A点速度大小为vA
据题意知:物体沿PQ方向击中P点,此时速度恰好沿PQ方向,则:vy=vAtan53°,得 vA=3m/s
物体从A运动到P的时间为:t=


2hAP
g
=


2×0.8
10
s=0.4s
所以A、P两点的水平距离为 x=vAt=1.2m.
在A点,以物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N+mg=m
v2A
R

则得,N=m(
v2A
R
-g)=0.1×(
32
0.5
-10)N=0.8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物体在A点对轨道的压力N′=N=0.8N,方向竖直向上.
(2)质量m2=0.2kg的物体向下的加速度为 a=gsin53°=8m/s2
根据xBP=
1
2
at2
,xBP=
hAP
sin53°
=
0.8
0.8
m=1m
联立解得,m2物体运动到P点的时间 t′=0.5s
所以静止释放质量m2的物体应该提前0.1s才能实现两物体同时到达P点.
答:
(1)此物体离开A点后作平抛运动,在A点速度为3m/s,A、P两点的水平距离为1.2m,物体在A点对轨道的压力为0.8N.
(2)当质量m1的物体刚要离开轨道A点时,静止释放质量m2的物体应该提前0.1s才能实现两物体同时到达P点.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从半径为R的l/4圆轨道的上端由静止滑到最低点,然后又沿水平地面运动一段距离停下来,物体与圆轨道和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均为μ,物体全程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
A.0B.mgRC.
1
2
μRmg
D.2mgR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并留在了木块中,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为d.在子弹进入木块到两者相对静止的过程中,木块沿水平面移动的距离为L,子弹与木块间摩擦阻力的大小为f,则在这一过程中(  )
A.木块动能的增加量为fL
B.子弹动能的减少量为f(L+d)
C.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为fd
D.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为f(L+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与水平面在B点平滑连接,质量为0.20kg的物体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水平面上的C点.每隔0.20s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取g=10m/s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t/s0.00.20.41.21.4
v/m•s-10.01.02.01.10.7
如图所示,把质量为m的石块从高h处以θ角斜向上方抛出,初速度为v0.不计空气阻力,石块落地时速度v的大小与下列哪些物理量有关(  )
①石块的质量②石块初速度的大小
③石块初速度的仰角④石块抛出时的高度.
A.②④B.①②C.①④D.②③④

质量为1.0kg的物体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起,第1秒内受到2.0N的水平外力作用,第2秒内受到同方向的1.0N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2秒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4.5W
B.第1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
C.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为1.25J
D.第1秒内与第2秒内外力做功之比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