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光滑的14圆弧形轨道AB,半径R=0.45m,末端水平,且末端B高出水平地面0.8m,O点在B点的正下方.将质量m=0.1kg的滑块从A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光滑的14圆弧形轨道AB,半径R=0.45m,末端水平,且末端B高出水平地面0.8m,O点在B点的正下方.将质量m=0.1kg的滑块从A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光滑的
1
4
圆弧形轨道AB,半径R=0.45m,末端水平,且末端B高出水平地面0.8m,O点在B点的正下方.将质量m=0.1kg的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求:
(1)滑至B点时圆弧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
(2)在B端接一长为1.0m的木板MN,滑块从A点释放后正好落在N端正下方的P点(图中未标出),求木板与滑块的动摩擦因数.
(3)若将木板右端截去长为△L的一段,仍从A端释放滑块,请通过计算判断最终的落点在P点左侧还是右侧?(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滑块从光滑圆弧下滑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R=
1
2
m
v2B

解得,vB=


2gR
=


2×10×0.45
m/s=3m/s
在B点,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N-mg=m
v2B
R

解得:N=3mg=3N;
(2)由题意,要使滑块落在N端正下方说明它到N点的速度刚好为0,从M到N,根据动能定理得:
-μmgL=0-
1
2
m
v2B

解得,μ=
v2B
2gL
=
32
2×10×1
=0.45
(3)若将木板右端截去长为△L的一段后,设滑块滑到木板最右端时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得
-μmg(L-△L)=
1
2
mv2-
1
2
m
v2B

则得,v


v2B
-2μg(L-△L)
=


9-2×0.45×10×(1-△L)
=3


△L

滑块离开木板后做平抛运动,高度决定运动时间,则得:
h=
1
2
gt2

得,t=


2h
g
=


2×0.8
10
s=0.4s
所以水平位移为 x=vt=3


△L
×0.4m=1.2


△L

因为
x
△L
=
1.2


△L
△L
=
1.2


△L

因△L<1,则得
x
△L
>1
可知,滑块最终的落点在P点右侧.
答:
(1)滑至B点时圆弧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是3N.
(2)木板与滑块的动摩擦因数是0.45.
(3)若将木板右端截去长为△L的一段,仍从A端释放滑块,滑块最终的落点在P点右侧.
举一反三
一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水平射击木块并留在其中,子弹质量为m,从子弹击中木块到子弹相对木块静止的过程中,子弹和木块相对地面位移分别是s1、s2,则s1:s2(  )
A.(M+2m)/mB.(2M+m)/MC.(M+m)/mD.M/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了保护航天员的安全,飞船上使用了降落伞、反推火箭、缓冲座椅三大法宝,在距离地面大约1m时,返回舱的4个反推火箭点火工作,返回舱速度一下子降到了2m/s以内,随后又渐渐降到1m/s,最终安全着陆.把返回舱从离地1m开始减速到完全着陆称为着地过程,则关于反推火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着地过程中返回舱和航天员的动量变化
B.减小着地过程中返回舱和航天员所受的冲量
C.延长着地过程的作用时间
D.减小着地过程返回舱和航天员所受的平均冲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核反应堆中用石墨做慢化剂使中子减速,中子以一定速度与静止碳核发生正碰,碰后中子反向弹回,则碰后碳核的运动方向与此时中子运动的方向______(选填“相反”或“相同”),碳核的动量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碰后中子的动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质量为M的小车,以速度v0在光滑水平地面前进,上面站着一个质量为m的人,问:当人以相对车的速度u向后水平跳出后,车速度为多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A、B两小球沿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pA=4kg•m/s,B球的质量mB=1kg,速度vB=6m/s,已知两球相碰后,A球的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方向与原方向一致.求
(1)碰撞后B球的速度大小;
(2)A球的质量范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