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存在可自由运动的带电粒子,其密度随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可以把离地面l="50" km以下的大气看作是具有一定程度漏电的均匀绝缘体(即电阻率较大的物质)

大气中存在可自由运动的带电粒子,其密度随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可以把离地面l="50" km以下的大气看作是具有一定程度漏电的均匀绝缘体(即电阻率较大的物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大气中存在可自由运动的带电粒子,其密度随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可以把离地面l="50" km以下的大气看作是具有一定程度漏电的均匀绝缘体(即电阻率较大的物质);离地面50 km以上的大气则可看作是带电粒子密度非常高的良导体.地球本身带负电,其周围空间存在电场,离地面l="50" km处与地面之间的电势差约为U=3.0×105 V.由于电场的作用,地球处于放电状态,但大气中频繁发生雷暴又对地球充电,从而保证了地球周围电场恒定不变.统计表明,雷暴每秒带给地球的平均电荷量约为q="1" 800 C.试估算大气电阻率ρ和地球漏电功率P.(已知地球半径r="6" 400 km,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
ρ=2×1012 Ω/m(1×1012 Ω/m—3×1012 Ω/m均算正确)P=5.4×108 W
解析
已知每秒雷暴带给地球的电荷量为q,则大气的平均漏电电流为="1" 800 A
大气的漏电电阻可由欧姆定律求得R=
由题设条件,式中U=3.0×105 V,设大气的电阻率为ρ,则有R=
由题设条件,式中l="50" km=5×104 m
S=4πr2                           
解以上各式得ρ=
代入有关数值得ρ=2×1012 Ω/m
(1×1012 Ω/m—3×1012 Ω/m均算正确)
地球的漏电功率P=UI
代入有关数值得P=5.4×108 W.
举一反三
甲、乙两地相距30 km,用两条导线由甲地向乙地送电,由于两地之间某处导线同时触地而发生故障,在甲地加20 V电压,乙地测得电压为10 V;若在乙地加50 V电压,甲地测得电压为10 V.试确定故障发生处离甲地多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一起重机用的直流电动机,如图7-2-8所示,其内阻r=0.8Ω,线路电阻R=10Ω,电源电压U=150V,电压表示数为110V,求:
(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2)输入到电动机的功率P
(3)电动机的发热功率Pr,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如图A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 = 6V,内阻不计,小灯L上标有“6V,0.3A”字样,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范围是0~20Ω,电阻R2上标有“15Ω,4A”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甲、乙两同学在讨论滑动变阻器功率的取值范围时,甲同学认为:由于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6A,所以通过R1的最大电流为  I1m = IAmIL =" 0.6A–0.3A" = 0.3A,这时滑动变阻器R1两端的电压为  U1m = EI1m R2 = 6V-0.3×15V =" 1.5V" ,因此,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   P1m = I1m U1m=" 0.3×1.5W" = 0.45W。
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看法,他认为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决定于通过它的电流和它两端电压的乘积,即P1 = I1 U1,电流最大时功率未必最大,只有电流、电压的乘积最大时,功率才最大,如图B所示。
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中,哪位同学的看法正确,如果你认为甲同学正确,请简述他正确的理由;如果你认为乙同学正确,请求出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功率P1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输入电压U恒为12 V,灯泡L标有“6 V,12 W”字样,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M="0.50" Ω.若灯泡恰能正常发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流经电动机的电流是12A
B.电动机的输出功率12 W
C.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10 W
D.电动机的热功率是72 W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引起熔丝熔断的原因是 (    )
A.熔丝太粗不合规格
B.所有用电器同时工作
C.一定是由于短路现象造成的
D.一定是电路中的总电流超过了熔丝的熔断电流,可能是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过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