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电管的阴极用极限波长λ0="5" 000×10-8 m的钠制成.用波长λ="3" 000×10-8 m的紫外线照射阴极,光电管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电势差U=

一光电管的阴极用极限波长λ0="5" 000×10-8 m的钠制成.用波长λ="3" 000×10-8 m的紫外线照射阴极,光电管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电势差U=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一光电管的阴极用极限波长λ0="5" 000×10-8 m的钠制成.用波长λ="3" 000×10-8 m的紫外线照射阴极,光电管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电势差U="2.1" V,光电流的饱和值I="0.56" μA.
(1)求每秒内由K极发射的电子数;
(2)求电子到达A极时的最大动能;
(3)如果电势差U不变,而照射光的强度增到原值的3倍,此时电子到达A极时的最大动能是多大?(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电子电荷量e=1.60×1019 C,真空中的光速c=3.00×108 m/s)

答案
(1)3.5×1015 (2)3.38×10-19 J (3)3.38×1019 J
解析
(1)根据电流代入数据得n=3.5×1015.
(2)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Ek=-W,得W=0,所以代入数据计算得:Ek=3.38×10-19 J.
(3)因为最大初动能只与逸出功和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所以即使照射光的强度增到原值的3倍,此时电子到达A极时的最大动能仍然是3.38×10-19 J.
举一反三
(4分)如图所示,用导线将验电器与洁净锌板连接,触摸锌板使验电器指示归零。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接着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锌板,发现验电器指针张角减小,此现象说明锌板带      电(选填写“正”或“负”);若改用红外线重复上实验,结果发现验电器指针根本不会发生偏转,说明金属锌的极限频率        红外线(选填“大于”或“小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波长为 和2 的光照射同一种金属,分别产生的速度最快的光电子速度之比为2:1,善朗克常数和真空中光速分别是表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该种金属的逸出功为
B.该种金属的逸出功为
C.波长超过2 的光都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D.波长超过4 的光都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物理——选修3-5] (15分)
(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
B.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C.某原子的核经过一次衰变后,核内质子数减小4个
D.重核的裂变过程质量增大,轻核的聚变过程有质量亏损
E.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2)(10分)如图所示,一对杂技演员(都视为质点)荡秋千时从A点(秋千绳OA处于水平位置)由静止出发绕悬点O下摆,当摆到最低点B时,男女演员在极短时间内互相将对方沿水平方向推出,两人向相反方向做平抛运动,并能安全落至地面。若女演员的落地点刚好在初始位置A点的正下方,且已知男演员质量是女演员质量的2倍,秋千的质量不计,秋千的绳长为R,O点距地面高度为5R,不计空气阻力。求男演员落地点C与O点的水平距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光电管的使用原理图.已知当绿光照射到阴极K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
A.若换用紫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
B.若换用红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
C.若将入射红光的强度增大,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产生
D.增加电路中电源两极电压,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光电管使用的原理图,当频率为v的可见光照射到阴极K上时,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将滑动触头P移到A端时,电流表中一定没有电流通过
B.若用红外线照射阴极K时,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
C.若用紫外线照射阴极K时,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
D.若将电源的的正负两极位置交换,电流表中一定没有电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