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瑟福通过对a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 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卢瑟福通过对a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 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卢瑟福通过对a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
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答案
AC
解析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α粒子散射实验只发现原子可以再分,但并不涉及原子核内的结构。查德威克在用α粒子轰击铍核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时发现了质子。
举一反三
根据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粒子的运动轨迹。在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
D.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原子核中能放出α、β、γ射线,关于原子核的组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α粒子
B.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β粒子
C.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还有γ粒子
D.原子核中,只有质子和中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98年6月,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由发现号航天飞机搭载升空,探测字宙中是否有反物质.我们知道物质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及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反物质的原子则是由带负电的反原子核及带正电的正电子组成,反原子核由反质子和反中子组成,与质子、中子、电子等这些物质粒子相对应的反质子、反中子、反电子等均称为反粒子.由于反粒子具有与相应粒子完全相同的质量及相反的电磁性质,故可用下述方法探测:如图所示,设图中各粒子或反粒子沿垂直于匀强磁场B方向()进入横截面为MNPQ的磁谱仪时速度相同,若氢()原子核在Ox轴上的偏转位移为x0,且恰为其轨道半径的一半.

(1)请画出反氢核()和反氦核(He)的轨迹;
(2)求出它们在Ox轴上的偏转位移x1和x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又叫原子的行星模型,这是因为两者之间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带电粒子间遵循库仑定律,而星体之间遵循万有引力定律,两定律有相似的表达形式.若以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点电荷的电势为,可推出氢原子的基态能级为-13. 6 eV.
今以距地球无穷远处的重力势能为零.试计算:质量为1 t的卫星绕地球表面飞行,其总机械能为多大?再补充多少能量,可使它脱离地球的引力.(6. 4×103 km,g=9.8m/s2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8所示,x为一未知放射源,P为薄铝箔,当x放射源稳定时,计数器的计数率(单位时间内接受射线的次数)稳定.现在将磁场移开,发现计数器的计数率没有什么变化,然后抽走P,则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上升,说明x为
A.纯β粒子放射源
B.纯γ粒子放射源
C.α粒子和β粒子的混合放射源
D.α粒子和γ粒子的混合放射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