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加速度与作用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为了使研究的结果更合理,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是______法.我们用作出a-F图线和______图线的方法来直观地处理实

在研究加速度与作用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为了使研究的结果更合理,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是______法.我们用作出a-F图线和______图线的方法来直观地处理实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研究加速度与作用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为了使研究的结果更合理,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是______法.我们用作出a-F图线和______图线的方法来直观地处理实验数据.
答案
在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和质量”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时,由于变量较多,因此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分别控制一个物理量不变,看另外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先控制质量m一定,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作a-F图象;
再控制F一定,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作a-
1
m
图象;
故答案为:a-
1
m
举一反三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活动中:

魔方格

(1)某同学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实验器材的组装情况如图甲所示.请你指出该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或不妥之处: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2)该同学在实验中保持拉力不变,得到了小车的加速度随质量变化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在图乙坐标纸中建立合适的坐标并画出能直观反映出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图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序号加速度(a/m•s-2小车与砝码总质量(m/kg)小车与砝码总质量的倒数(m-1/kg-1
10.310.205.0
20.300.254.0
30.220.303.3
40.180.352.9
50.160.402.5
60.140.452.2
某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及斜面倾角是否有关系.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通过测量小球下滑的距离s和时间t,利用a=______可求出加速度a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质量
时间t
次数
MM+mM+2m
11.421.411.42
21.401.421.39
31.411.381.42
某同学在“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探究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如图所示.他将光电门固定在光滑水平轨道上的某点B,用同一重物拉不同质量的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
(1)若遮光板的宽度d=1.2cm.实验时将小车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4.0×10-2s,则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
(2)若再用米尺测量出光电门到小车出发点之间的距离为s,则计算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a=______(各量均用字母表示);
(3)实验中可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与重物重力大小相等,则重物的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间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
(4)测出对应不同质量的小车上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然后经过数据分析得出(△t)2与小车的质量M成正比.则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魔方格
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质量一定,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进行了精确的测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滑块的质量(kg)滑块受的拉力(F/N)滑块的加速度(a/m•s-2
1.000.1000.06
0.3000.22
0.5000.42
0.7000.59
图甲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沙和沙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魔方格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沙和沙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沙和沙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沙和沙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______
A.M=200g,m=10g、15g、20g、25g、30g、4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3)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cm、sBC=4.65cm、sCD=5.08cm、sDE=5.49cm、sEF=5.91cm、sFG=6.34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a=______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