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的实验中,实验的研究方法是(  )A.归纳法B.比较法C.等效替代法D.控制变量法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的实验中,实验的研究方法是(  )A.归纳法B.比较法C.等效替代法D.控制变量法

题型:咸阳三模难度:来源: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的实验中,实验的研究方法是(  )
答案
举一反三
A.归纳法B.比较法C.等效替代法D.控制变量法
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表示斥力,F<0表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
题型:西安区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两个相同的小车并排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线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里分别放有不同质量的砝码(图a).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F的大小可以认为等于砝码(包括砝码盘)所受的重力大小.小车后端也系有细线,用一只夹子夹住两根细线(图b),控制两辆小车同时开始运动和结束运动.
由于两个小车初速度都是零,运功时间又相同,s=at2/2,即s∝a,只要测出两小车位移s之比就等于它们的加速度a之比.
实验结果是:当小车质量相同时,______;
当拉力F相等时,______.
实验中用砝码(包括砝码盘)所受的重力G=mg的大小作为小车所受拉力F的大小,这样做会引起实验误差.为了减小这个误差,G与小车所受重力Mg之间需要满足的关系是:______.魔方格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魔方格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
1
m
,数据如下表:
题型:船营区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上海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次数12345678
小车加速度
a/m-s-2
1.901.721.491.251.000.750.500.30
小车质量
m/kg
0.250.290.330.400.500.711.001.67
1
m
/kg-1
4.003.453.032.502.001.411.000.60
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
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1所示)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
(1)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①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
②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x,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
③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合外力F=______;
④改变______,重复上述测量;
⑤以h为横坐标,
1
t2
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以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
(2)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2中的甲所示,有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作出了图乙中的A图线.试分析:
①A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
②A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______.

魔方格
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魔方格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