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三国时期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以“五柳先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三国时期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以“五柳先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同步题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三国时期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以“五柳先生”称之。
B.陶渊明也写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如《读<山海经>》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表现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识。
C.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诗,但是押韵和句式比较自由。
D.***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故以“陶令”相称。
答案
A
举一反三
下面有关文体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赠序,文体的一种。古代送别多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称为赠序。这类文多为颂赞勉励之辞。《滕王阁序》也是这样一篇序。
B.词的最初全称是“曲子词”。“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耳”,所以,“曲子”或“辞”都是它的简称。后来成为韵文中的一体。
C.赋的写作,除歌功颂德外,大多带有讽喻的目的。讽喻,就是用委婉的方式来说明事物的道理,使人醒悟后自动弃旧图新,改恶从善。
D.笔记是一种文体名称,泛指随笔记录、不拘体例的作品。它的题材非常广泛,其中铺写故事,以人物为中心而较有结构的,称为笔记小说。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江南三大名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李商隐,唐代诗人,字义山。无题诗是他的独创,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情思婉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相见时难别亦难”两首。
D.李白,字太白,号清莲居士,他写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为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人所铭记。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对下面有关文字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A.“古文”,与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同义,即指的是先秦两汉的散文。
B.“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经”,指经典著作的正文;“传”,解释经书的著作。
C.“李氏子蟠”,姓李,字子蟠。
D.“不拘于时”中的“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过秦论》的作者是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全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旨在指出秦的过失。
B.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的著作,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作品之一。
D.《孟子》是记载春秋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轲言行的书,后人把他列入“四书”。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