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中国语中“学”与“问”连在一起,意义至为深妙。人生来有向上心、有求知欲,对于人生来有向上心,有求知欲,对于不知道的事物欢喜发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中国语中“学”与“问”连在一起,意义至为深妙。人生来有向上心、有求知欲,对于人生来有向上心,有求知欲,对于不知道的事物欢喜发疑问。对于一种事物发生疑问,就是对于它感兴趣。既有疑问,就想法解决它,几经摸索,终于得到一个答案,于是不知道的变为知道的,所谓“一旦豁然贯通”,这便是学有心得。学原来离不掉问,不会起疑问就不会有学。许多人对于一种学问不感觉兴趣,原因就在那种学问对于他们不成问题,没有什么逼得他们要求知道。但是学问的好处正在原来有问题的可以变成没有问题,原来没有问题的也可以变成有问题。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明辨之也。 小题1:上述材料都强调“学”与“问”的密切关系,分别分析两则材料中“问”的内涵与作用。(6分) 小题2:结合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有关“学”的观点,简要谈谈你对学习的认识,不超过140字。(6分) |
答案
小题1:答案要点提示:①第一则材料中的“问”指的是生发疑问,“问”能激发兴趣、促进探索,从而学有心得;②第二则材料中的“问”指的是询问请教,“问”能解决疑问、丰富知识。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分。 小题2:答题要求:内容紧扣“学习”论题,能够正确征引中国古代典籍中相关论述。 |
解析
小题1:结合选文分析“问”的内涵与作用。两段文字对应两个不同内涵,作用分析要与内涵保持一致。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内容与观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层级为E。 小题2:本题考查对学习的认识,注意紧扣“学习”论题,正确征引中国古代典籍〈论语〉〈大学〉中的相关论述,同时要联系自己的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与认识来。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观点与态度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层级为F。 |
举一反三
语言综合运用。(15分) 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介绍你所学过的高中语文课本《先秦诸子选读》 (1)用一个统领全段内容的句子开头。 (2)有一处用“不仅……而且……”或”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句式过度。 (3)使用打比方、拟人两种手法。 (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5)不少于200字。 |
校学生会拟开展“如何与陌生人交往”的主题活动,为学习交往经验,将对某老师进行访谈,请你设计三个访谈问题。(4分) 要求:①紧扣访谈目的,问题步步深入;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
请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并写一句评点。(4分) 厩 焚 子 退 朝 曰 伤 人 乎 不 问 马 (1)加标点:厩 焚 子 退 朝 曰 伤 人 乎 不 问 马 (2)【评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小题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小题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每小题1分,共8分) 小题1:宁许以负秦曲 负: 小题2:且相如素贱人 素: 小题3:汉亦留之以相当 相当: 小题4:咸怪其无征 征: 小题5:宾主尽东南之美 美: 小题6:彼且奚适待哉 奚: 小题7:日薄西山 薄: 小题8:如宝装屏风 宝: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