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孙)公讳甫,字之翰。天圣八年进士及第,为华州观察推官。华州仓粟恶,吏当负钱数百万,转运使李纮以吏属公,公令取斗粟舂之,可弃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孙)公讳甫,字之翰。天圣八年进士及第,为华州观察推官。华州仓粟恶,吏当负钱数百万,转运使李纮以吏属公,公令取斗粟舂之,可弃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江西省月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孙)公讳甫,字之翰。天圣八年进士及第,为华州观察推官。华州仓粟恶,吏当负钱数百万,转运使李纮以吏属公,公令取斗粟舂之,可弃者十才居一二。又试之亦然。吏遂得驰,负钱数十万而已。纮以此多公,荐之,迁大理寺丞。庆历三年改右正言,知谏院。因灾异,言应天所以谴告意者,在诚其行。有其诚矣,所以顺天者,在爱其民。于是遂请斥浮费,出宫女,除别库之私以宽赋敛。
  初,李元昊反河西,契丹亦以兵近边,谋弃约,任事者于西方益禁兵二十万,北方益土兵亦二十万。及群盗郭邈山等劫京西,又令天下益禁兵。公言曰:“天下所以大困者,在浮费;而浮费之广者,兵为甚。今不能损,又何益之邪?且兵已百万矣,不能止盗,而但欲多兵,岂可谓知所先后哉?”不报。于是极论古今养兵多少之利害以闻,语诋大臣尤切。既而保州有兵变,朝廷赏先言者。公以谓有先言者,而枢密院不以时下,不可以无责。天子曰:“某,吾方倚以治也,不可使去位。”公犹固请议其罚。边将刘沪谋立水洛城,与部署狄青、尹洙议不合,沪违其节度,遂立之。青等械系沪以闻 。公言曰:“城之所以蔽秦,而通秦渭之援,宜不废其功,而赦沪之辄。”遂从公议。燕王薨,大臣谓用不足,欲缓葬 。公言曰燕王上之叔父葬不可以不如礼又言后宫事又言宰相罪当罢皆行其言。上既罢宰相,而用某为参加政事。又言某不可任以致,天子难之,因求为外官。而是时,朋党之议亦已起,大臣相次去位,公上书论争,语尤切。
  知陕府,简厨传之费,陕人安之。邻州岁时以酒相庆问,公命储别藏,备官用,一不归于己,至今遂为法。徙晋州,近臣过晋,夜半叩城欲入,公曰:“城有法,吾不得独私。”终不为开门。入为三司度支副使,输物非土有者,公为变其法,使之代输。嘉佑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卒于位。(选自《曾巩文集》,有删改)
【注】①厨传:供应过客食宿、马车的驿站。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转运使李纮以吏公 属:交付
B.纮以此公     多:推重
C.语大臣尤切    诋:毁谤
D.青等械沪以闻   系:拘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兵已百万矣   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B.枢密院不以时下 廉君宣恶言,君畏匿之
C.求为外官    衡上书陈事
D.公变其法    常能汉伏弩射***之
3.下列用“/”给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公言曰/燕王上之叔父葬/不可以不如礼/又言后宫事/又言宰相罪/当罢/皆行其言。
B.公言曰/燕王/上之叔父/葬不可以不如礼/又言后宫事/又言宰相罪当罢/皆行其言。
C.公言曰/燕王/上之叔父葬/不可以不如/礼又言后宫/事又言宰相/罪当罢/皆行其言。
D.公言曰燕王/上之叔父/葬不可以不如/礼又言后宫/事又言宰相罪/当罢/皆行其言。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其诚矣,所以顺天者,在爱其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不能损,又何益之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有法,吾不得独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A
3.B
4.(1)有真诚了,用来顺应天意的做法,在于爱护他的百姓。
      (2)现在不能 减少军队,又为什么要增加它呢?
      (3)城里有规定,我不能私自违反。
举一反三
下列词语中加粗解释正确的一项 [     ]
A、匪我(拖延)期  女也不(痛快)   日月(迅速)其不淹兮
B、好自相将(服侍) 便言多(美好)才  何日可(摘取,捨取)
C、势五岳(超出)  权贵(做事)    开济(开创、匡济)
D、(多)霜鬓    豆蔻词(精巧)   随意春芳(歇息)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吾点也——与:赞成/百姓皆以王为也——爱:爱护      
B. 不能之于怀——喻:比喻/是民也——罔:通“网”,陷害    
C. 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贫穷/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之——相:帮助
D. 肃请得奉命表二子——吊:慰问/本图宦达,不名节——矜:自夸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的含义。
(1)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众人:________________
(2)适南冥                        且:_______________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              劝:__________
(4)犹有所者也                    待: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B、旬有五日而后反
C、御六气之辨
D、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3、比较下列加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夫列子御风
②举世非之不加沮
③奚知其然也是
④而御六气之辨,游无穷
A、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4、比较下列句式特点,其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奚以知其然也
B、彼且奚适也
C、彼且恶乎待哉
D、辨乎荣辱之境
5、将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夫知效一、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粗的字。
(1)惠文、武、昭襄蒙故业,遗策( )       
(2)沛公起厕(  )               
(3)***人如不能(  )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       
(5)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  )       
(6)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题型:填空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粗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
A.故来告良          幸:宠幸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    辞:推辞
C.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你们这些人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谢:道歉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