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英,字时彦,金溪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读书文渊阁。帝察其慎密,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与修《太祖实录》,授翰林院修撰,进侍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英,字时彦,金溪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读书文渊阁。帝察其慎密,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与修《太祖实录》,授翰林院修撰,进侍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江西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英,字时彦,金溪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读书文渊阁。帝察其慎密,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与修《太祖实录》,授翰林院修撰,进侍读。
  二十年,扈从北征。师旋,过李陵城。帝闻城中有石碑,召英往视。既至,不识碑所。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余。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碑阴刻达鲁花赤等名氏。具以奏。帝曰:“碑有蒙古名,异日且以为己地,启争端。”命再往击碎之。沉诸河,还奏。帝喜其详审,曰:“尔是二十八人中读书者,朕且用尔。”因问以北伐事。英曰:“天威亲征,彼必远遁,愿勿穷追。”帝笑曰:“秀才谓朕黩武邪?”因曰:“军中动静,有闻即入奏。”且谕中官勿阻。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以英奏,复给予。仁宗即位,累进右春坊大学士,乞省亲归
  宣宗立,还朝。是时海内宴安,天子雅意文章,每与诸学士谈论文艺,赏花赋诗,礼接优渥。尝谓英曰:“洪武中,学士有宋濂、吴沉、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则解缙、胡广。汝勉之,毋俾前人独专其美。”修太宗、仁宗《实录》成,迁少詹事,赐麒麟带。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寻起复。正统元年命侍经筵,总裁《宣宗实录》,进礼部侍郎。八年命理部事。浙江民疫,遣祭南镇。时久旱,英至,大雨,民呼“侍郎雨”。年七十,再乞休。不许。十二年,英子按察副使裕坐事下狱。英上疏待罪。宥不问。明年进南京礼部尚书,俾就闲逸。居二年卒,年七十五。赐葬祭,谥文安。
  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余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裕后累官四川按察使。
  注解:葬祭:礼部赐祭、工部造坟安葬。三杨:指明代“台阁体”诗文的代表人物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先后位至台阁重臣,以大学士辅政。(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至,不碑所 识:知道
B.英子按察副使裕事下狱 坐:因为
C.英上疏待罪。不问。 宥:宽恕
D.二年卒,年七十五。 居:居住
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碑有蒙古名,异日且为己地, ②其无礼于晋
B.①命再往击碎 ②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C.①朕用尔 ②不出,火
D.①既至,不识碑 ②以若为,求若所欲
3.给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余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
B.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余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
C.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余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
D.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余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出其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仁宗即位,累进右春坊大学士,乞省亲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勉之,毋俾前人独专其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寻起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C  
3.B
4.(1)仁宗登上王位后,王英多次升迁为右春坊大学士,请求回乡探亲。
  (2)你要自勉,不要使前人独自专有美名。
  (3)王英的母亲去世时,皇上特地(特意,破例)赐予葬祭,派遣中官护送他回乡。不久又起用他让他官复原职。
举一反三
对下面加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于是辞相印不(拜谢)       
②得奔真州(空隙,引申为机会)
③而不在使者之(列)         
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罪状)   
五人之死(看)             
⑥日月忽其不兮(淹没)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⑥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加粗词意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参历井仰胁息(摸) 神明自得(人的智慧)     所守或亲(土匪) 
B. 西巴蜀(攻占)     隳名城(著名的城池)     而不舍(刻) 
C. 华为城(踏)       声非加也(强)         连峰去天不盈(距离) 
D .一夫作难(起事)     焚百家之(著作)       外连衡而诸侯(战斗)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对加粗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
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感谢
B.***人如不能:尽
C.计不知所出耳:只是
D.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缙绅、大夫、士于左丞相府            :聚集 
B.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诛五人        按:追究、查办 
C.秦贪,其强                          负:倚仗 
D.惧谗邪,则思正身以恶                黜:罢免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词。
1、寻蒙国恩,臣洗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者,犹忧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足以极视听之娱,可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舅母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而刘夙疾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卒使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之于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门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屈平王听之不聪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