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龙洞山记(元)张养浩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

(2013·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龙洞山记(元)张养浩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2013·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龙洞山记
(元)张养浩
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尝封其神曰灵惠公。其前,层峰云矗,曰锦屏,曰独秀,曰三秀,释家者流居之。由锦屏抵佛刹山,巉岩环合,飞鸟劣及其半。即山有龛屋,深广可容十数人,周镌佛像甚夥。世兵,逃乱者多此焉。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东出,其曰龙洞,即此穴也,望之窅然。
窃欲偕同来数人入观。或曰是中极暗,非烛不能往,即遣仆燃束茭前导。初焉,若高阔可步;未几,俯首焉;未几,磬折焉;又未几,膝行焉;又未几,则蒲伏焉;又未几,则全体覆地蛇进焉。会所导火灭,烟郁勃满洞中。欲退,身不容;引进,则其前隘,且重以烟,遂缄吻、抑鼻、潜息。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出矣。余强呼使疾进,众以烟故,无有出声应者,心尤恐然。余适居前,倏得微明,意其穴竟于是,极力奋身,若鱼纵焉者,始获脱然以出。如是,仅里所。既会,有泣者,恚者,诟者,相讥笑者,顿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额者,免冠科首具陈其狼狈状者。惟导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若无所苦,见众皆病,亦阳慑为殆。其宴于外者,即举酒酌穴者,人二杯。虽雅不酒,必使之酹,名日定心饮。
余因默忆,昔韩文公登华山,穷绝顶,梗不能返,号咷连日。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尝疑许事未必有。由今观之,则韩文公之号为非妄矣。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没不吊。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游洞中者七,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凡十有一人。时延祐龙集丁巳八月也。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归田类稿》)
注:①胜国:前朝。②劣:仅仅,才。③磬折:弯腰。④较然:明显的样子。⑤吊:悲伤。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所导火灭     会:适逢
B.意其穴竟于是意:料想
C.亦阳慑为殆慑:害怕
D.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虞:欺骗
小题2:下列四组中,全都间接表现龙洞艰险的一组是(  )
①是中极暗 ②烟郁勃满洞中 ③心骇乱恐甚 ④如是,仅里所 ⑤有泣者,恚者,诟者 ⑥喜幸生手其额者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④⑥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龙洞山自古以来就是名胜,山势险峻,有上下两个山洞,位于下方的一个叫龙洞。
B.龙洞深邃,里面越来越低矮狭窄。作者与同游者备受惊恐,好不容易才得以出洞。
C.按照当地的风俗,在洞外饮酒的人要为入洞游玩的人喝两大杯酒,名为“定心饮”。
D.作者游历龙洞后,想起“不登高,不临深”的前圣之训,为告诫后人写了这篇“记”。
小题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焉,若高阔可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1)起初,(洞)似乎高大宽敞,可以行走。
(2)听到的人替他报告了县吏,(县吏)就派人把他从山上救下来。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虞”应解释为“忧虑、担心”。
试题分析:
小题2:根据题干中“间接”一词,可以排除①②,这两句是直接表现山洞的危险难行;④表明此山洞很短,未表现山洞的艰险。
试题分析:
小题3:C项,“定心饮”是给入洞游玩的人压惊的酒,喝酒的是入洞的人,而非洞外饮酒的人,文章也未体现饮“定心饮”是当地风俗。
试题分析:
小题4:略
举一反三
(2013·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6~29题。
公讳尧臣,字伯庸。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乃请以减死论。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
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
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
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
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有文集五十卷。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
(节选自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后遂以著令     著:显著。
B.以释天下之疑释:消除。
C.多格不行格:搁置。
D.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阴:暗中。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尧臣为人正直的一组是(  )
①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 ②不宜以小故置之 ③尤不可深责主将 ④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 ⑤公执以为不可 ⑥公为之亦自若也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③⑥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尧臣军事才能杰出。西北边境因元昊作乱发生战争时,王尧臣通过实地考察,对兵力部署、要塞防卫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B.王尧臣在陕西体量安抚使任上,当现今的韩丞相因好水之战指挥失当致使任福等人战死而被贬官时,敢于仗义执言。
C.王尧臣居官任职期间,处理政务遇到意见不一致时,一定与大家反复讨论,直到取得共识为止,从不固执己见。
D.王尧臣一生历任多职,为国为民,临终仍挂念国事。皇帝亲自参加他的丧礼,并且停止朝政一天以表达哀思。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乃请以减死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翻译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阙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召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召公对曰:“有罪者***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召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小题1: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有罪者***之,无罪者活之,何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1: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小题1:用“/”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
小题2:请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先后心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给下列文言短文断句。
见 善 如 不 及 见 不 善 如 探 汤 吾 见 其 人 矣 吾 闻 其 语 矣 隐 居 以 求 其 志 行 义 以 达 其 道 吾 闻 其 语 矣 未 见 其 人 也
(《论语·季氏第十六》)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