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进士,除监察御史,辨松江知府黄子威诬。奏减浙东濒海渔课。巡按陕西,西安大疫,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进士,除监察御史,辨松江知府黄子威诬。奏减浙东濒海渔课。巡按陕西,西安大疫,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宣德五年,河南旱荒,民多转徙。帝以源廉正有为,命为左布政使,俾驰驿之任。时侍郎许廓往抚辑,廷议又起丁忧布政使李昌祺原官。源与廓、昌祺发仓廪,免逋赋杂役,流民渐归。雨亦旋降,岁大丰。居三年,召还,授刑部左侍郎。明年,永丰民夏九旭等据大盘山为乱。帝以源江西人,命抚之,都督任礼帅兵随其后。未至,官军擒九旭,因命二人采木四川,兼饬边务。 英宗即位,进尚书。正统二年五月命整饬大同、宣府诸边,许便宜行事。源遣都督佥事李谦守独石,按行天城、朔州诸险要,令将吏分守。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自独石抵宣府,增置墩堠。免屯军租一年,储火器为边备,诸依权贵避役者悉括归伍。寻以宣、大军务久弛,请召还巡抚佥都御史卢睿,而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于是言官以临边擅易置大臣为源罪,合疏劾之。帝以源有劳,置不问。事竣还朝,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①。智以闻,诏两责之。 岁旱,录上疑狱,且请推行于天下,报可。旋坐决狱不当,与侍郎何文渊俱下狱。得宥,复以上辽王贵烚罪状,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累月,释还职。源在刑部久,议狱多平恕。陕西佥事计资言,武臣杂犯等罪,予半俸,谪极边。源以所言深刻,奏寝之。六年以足疾命朝朔望。八年致仕,卒。 【注】①直庐:旧时侍臣值宿之处。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奏减浙东濒海渔课课:赋税 | B.俾驰驿之任俾:使,让 | C.免逋赋杂役逋:拖欠 | D.且请推行于天下,报可报:上报 |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明魏源“有为”的一组是(3分)( ) ①西安大疫,疗活甚众 ②两遭丧,俱起复 ③帝以源廉正有为,命为左布政使 ④发仓廪,免逋赋杂役 ⑤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 ⑥储火器为边备,诸依权贵避役者悉括归伍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源治政宽缓,体恤百姓。他巡按陕西救治瘟疫中的百姓,并奏请输钞代税;河南旱灾,他开仓赈济百姓,流亡的百姓逐渐回归家园。 | B.魏源治边有方,守卫为务。他整治大同、宣府边务,派遣、奏请更换将吏守卫,修筑军事设施,储备军火,妥善安置军民,稳定了边境。 | C.魏源理政有为,深得皇帝信任。他整治大同、宣府边务时,皇帝准许他便宜行事;谏官上奏弹劾他临边擅自更换设置大臣,皇帝不予追究。 | D.魏源治狱平恕,亦有不当。他认为计资的建议过于苛刻,没有上报朝廷,但也因断案不当和上报辽王罪状有隐瞒而两次获罪被关进监狱。 |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事竣还朝,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智以闻,诏两责之。(5分) (2)得宥,复以上辽王贵烚罪状,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5分) |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 (1)事情办完后回到朝廷,魏源与都御史陈智在值班房相互责骂,陈智把这件事报告给皇帝,皇帝下发诏书,责备了他们俩。(“竣”“詈”“以闻” 各1分,大意2分) (2)(魏源)得到宽恕,又因为上奏辽王朱贵烚的罪状,不说跟他有关内乱的事,和三司官员一起都被关进钦犯监狱。(“宥”“上”“系”各1分,大意2分)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掖报:批复。 小题2: 试题分析:②写魏源在两次守丧其间被重新任用,③写皇帝对魏源的器重和任命,属间接表现。排除含②③的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小题3: 试题分析:“没有上报朝廷”理解错误,原文“奏寝之”是“上奏停止这一做法”的意思。 小题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妾不衣帛衣:穿。 | B.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诎:通“屈”,受委屈。 | C.其妻请去去:离去。 | D.余虽为之执鞭虽:虽然。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以节俭力行重于齐苟全性命于乱世 | B.解左骖赎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C.知己而无礼秦王还柱而走 | D.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不足为外人道也 |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者抓住车夫妻子从门缝里窥视的细节,来揭示一个女子的内心隐秘。她的神色、姿态、心理活灵活现,闪耀着个性的光芒。 | B.作者写石父、御妻、御者,是为了写晏子。这种借宾写主的手法,使晏子的形象更加丰满。 | C.司马迁赞美晏子,慨叹自己未遇解骖赎罪的知己,所以在赞语中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 D.一个身为囚犯的石父,晏子却解救他;一个地位卑贱的车夫,晏子却提拔他。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晏子的国相风度。 |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4分) (1)晏子出,遭之涂。(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2)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4分) (4)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4分)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炊,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于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行:品行 | B.信往,不为具食具:准备 | C.若虽长大,好带刀剑若:如果 | D.于是信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 小题2: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人多厌之者 | B.上未之奇也 |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信因家里贫穷,吃不上饭。在亭长家寄食几个月后,亭长的妻子不给他饭吃,而一位漂母不仅给韩信饭吃,还说不图韩信的报答。 | B.韩信身材高大,并带有刀剑,面对别人的侮辱,没有奋起反抗,因为他想到要报答漂母和成就大业,因而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胯下之辱。 | C.韩信在犯法当斩时,滕公见他出语不凡,相貌堂堂,没有斩他。滕公同他交谈后,更是高兴,就向汉王推荐,汉王让他做了治粟都尉。 | D.萧何劝说汉王一定要重用韩信,不然他就会走掉。汉王开头说看在萧何的情面上让韩信做将领,萧何坚持让韩信做大将,汉王最终同意。 | 小题4:翻译句子(8分,每小题4分) (1)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4分)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4分)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①,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 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 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 “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②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何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 。”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太史公曰: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史记 曹相国世家》) 注:①言文刻深: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末节。 ②洗沐:沐浴,借指假日,又叫“休沐”。汉时规定,官员每五日一休息,用于沐浴等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参微时,与萧何善微:地位低 | B.及为将相,有郤郤:隔阂,嫌怨 | C.一遵萧何约束约束:束缚,限制 | D.陛下言之是也是:正确 | 小题2:在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孰与君少长 | B.参免冠谢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C.至朝时,惠帝让参曰大礼不辞小让 | D.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若属皆且为所虏 |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曹参当官后,曾与萧何不和,但萧何却不计前嫌,推荐曹参接自己的接班丞相:事实证明,曹参当政后的一系列举措,顺应时代要求,很受后人称道。 | B.曹参任丞相后,不仅自己无所事事,日夜喝酒,而且在下属来办事时也叫人喝酒,使人开不了口,办不成事。 | C.曹参的行为引起了惠帝的担心,私下要曹参的儿子加以劝谏。不料其儿子却被曹参严厉教训了一番。 | D.曹参与惠帝的一席对话打消了惠帝的疑虑,认可了曹参的做法:但曹参最终还是被惠帝体面地罢了官。 |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4分)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分)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25分) (甲)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苏轼《后赤壁赋》 小题1: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今者薄暮薄:迫近 | B.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识:认识 | C.攀栖鹘之危巢危:危险 | D.反而登舟,放乎中流放:不拘束,任意行动 | 小题2:下列加点字与“掠予舟而西也”一句中的“西”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D.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hàng 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小题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①是日更定矣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B.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②反而登舟,放乎中流 | C.①选贤与能②天与云与山与水 | D.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②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小题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客有吹洞箫者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此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小题5: 下列对两篇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后赤壁赋》写月夜之游,集中描绘了断岸、高山、明月、巉岩、草木,景色由清幽转为峭拔。《湖心亭看雪》重在写雪后西湖奇景和游湖巧遇,毫无雕琢之感,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 B.《后赤壁赋》最后描述诗人梦中看见道士化鹤的场景,显现文章奇想联翩、妙趣横生的艺术特色。《湖心亭看雪》中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数量词运用,很能表现出作家另一种简练、写实的艺术风格。 | C.《湖心亭看雪》通过对湖心亭赏雪巧遇一事的描写,表现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怀。《后赤壁赋》则借助于惊险迷离的景物描写,很大程度反映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积极为国为民的高尚品德。 | D.《湖心亭看雪》记述作者以小舟独往湖心亭的所见所闻,是在大雪三日后的某个清晨(也有一说,是在傍晚八点多钟),而《后赤壁赋》所写清幽峭拔的赤壁之景,则肯定在秋末冬初的某个明月之夜。 | 小题6:给下列句子断句(用“/”断开,每处0.5分,共2分) 拉 余 同 饮 余 强 饮 三 大 白 而 别 问 其 姓 氏 是 金 陵 人 客 此。 小题7: 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3分) ②顾安所得酒乎?(2分) ③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杨仪①,祖父集,字浩然,景泰五年进士,观兵部政。是时御史钟同、郎中章纶合奏,请复纯皇帝于东宫②,下狱。集上书于尚书谦,略曰:奸人黄竑进易储之说,以中上心,本营脱死耳。公等国家柱石,乃恋宫僚之赏而不为国本计乎?脱二人毙拷掠,其若清议何?谦以示大学士王文,文曰:书生不练事,然有胆气,当进一阶处之。遂出知安州。专厉锋气,以法绳外戚中贵,坐逮系免官。 集生舫,莒州知州。舫生仪,字梦羽,幼从父于莒。莒城善崩,父老以为杞梁妻神异,非人力所加,公设方略城之,莒人奇其夙慧。自在黉序,博览强记,习为诗赋,兼攻真草书,岳岳不与群辈为伍。嘉靖初,中进士第,除工部主事,历兵、礼二部郎中,以廉能称。勋贵故投重币为贽,公却不受。当是时,夏文愍言③方柄用,爱公才,使代草章奏。凡国家大政事,借诪于公,造膝密语,他人莫得参也。且欲荐达之,会言宠浸衰,公失援,出为山东按察司副使,备兵霸州。霸州流贼方炽,烧官寺,钞吏民。言以公儒者,当谟谋庙堂,而使居贼冲,自伤不能左右。为宋人长短句饯之,其词甚痛。公遂移病归,不复起。 家居惟以读书著述为事。构万卷楼,聚书其中,率多宋元旧本及名人墨迹、鼎彝古器之属,固不可胜数。天性简亢,不趋谒。公廷监司县吏,非折节下之,罕得见其面也。与乡缙绅会饮,鄙其无文,多据席假寐,不交一言,以故同类皆嫉之。御史钱籍者,家奴为剧盗,横行数郡中,至劫金坛库金巨万。公恶之,未尝与同席坐。江阴令雅重公,而籍亦数为诗文以干令,令问籍于公,公佯谢曰:“吾不识也。”顷之,复佯惊曰:“适思得其人,乃吾邑盗魁,何辱问焉?”籍闻甚恨。其母死,又不往吊。籍遂诬公子杀人,篡取至家,锒铛锢其颈,榜笞累百。诸公居其间,事得解,而公遂忿悒以卒。 ①杨仪(1488—1564),字梦羽,号五川、七桧山人,江苏常熟人。明代中期藏书家。 ②请复纯皇帝于东宫:请复朱见深太子位。纯皇帝,明宪宗朱见深谥号“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简称纯皇帝。③夏文愍言:夏言,明嘉靖时大臣,谥文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营脱死耳营:求,谋求 | B.江阴令雅重公 雅: 以……为雅 | C.会言宠浸衰浸:渐渐,逐渐 | D.非折节下之 下: 自降身份与人交往,谦恭待人 |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杨仪“天性简亢”的一组是( )(3分) ①习为诗赋,兼攻真草书,岳岳不与群辈为伍 ②与乡缙绅会饮,鄙其无文,多据席假寐,不交一言 ③公恶之,未尝与同席坐 ④勋贵故投重币为贽,公却不受 ⑤公廷监司县吏,非折节下之,罕得见其面也 ⑥公佯谢曰:“吾不识也。”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杨仪祖父杨集有胆识,敢直谏,受到大学士王文的赞赏,但最终因得罪权贵而被罢免官职。 | B.莒州城墙常常崩塌,当地的父老认为是杞梁妻的神灵作怪。当时杨仪父亲在莒州,想出办法筑好了城墙。 | C.夏言很看重杨仪,想要推荐他,但不久夏言失宠,杨仪被调出京城,任山东按察司副使。 | D.杨仪得罪了钱籍,钱籍诬陷他的儿子杀人,把他的儿子劫至家中并擅用私刑,后经当地人士居间调解,这件事情才解决。 |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脱二人毙拷掠,其若清议何?(3分) (2)专厉锋气,以法绳外戚中贵,坐逮系免官。(4分) (3)适思得其人,乃吾邑盗魁,何辱问焉?(3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