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也。父仲,哀帝时为谏大夫,娶光武祖姑,生歙。歙女弟为汉中王刘嘉妻,嘉遣人迎歙,因南之汉中。更始败①,歙劝嘉归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也。父仲,哀帝时为谏大夫,娶光武祖姑,生歙。歙女弟为汉中王刘嘉妻,嘉遣人迎歙,因南之汉中。更始败①,歙劝嘉归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也。父仲,哀帝时为谏大夫,娶光武祖姑,生歙。歙女弟为汉中王刘嘉妻,嘉遣人迎歙,因南之汉中。更始败①,歙劝嘉归光武,遂与嘉俱东诣洛阳。
帝见歙,大欢,即解衣为衣之,拜为太中大夫。是时方以陇、蜀为忧,歙因自请曰:“臣尝与隗嚣相遇长安。其人始起,以汉为名。今陛下圣德隆兴,臣愿得奉威命,开以丹青之信,嚣必束手自归,则公孙述自亡之势,不足图也。”帝之。
建武三年,歙始使隗嚣。五年,嚣遂遣子恂随歙入质。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嚣将王元说嚣,多设疑,故久冘豫②不决。歙素刚毅,遂发愤质责嚣曰:“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足下推忠诚,遣伯春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今反欲用佞惑之言,为族灭之计,叛主负子,违背忠信乎?吉凶之决,在于今日。”欲前刺嚣,嚣起入,部勒兵,将***歙,歙徐杖节就车而去。嚣愈怒,王元劝嚣***歙。歙为人有信义,言行不违,及往来游说,皆可案复,西州士大夫皆信重之,多为其言,故得免而东归。
八年春,歙与征虏将军祭遵袭略阳,遵道病还,分遣精兵随歙,合二千余人,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径至略阳,斩嚣守将金梁,因保其城。嚣大惊,乃悉兵数万人围略阳,斩山筑堤,激水灌城。歙与将士固死坚守,矢尽,乃屋断木以为兵。嚣尽锐攻之,自春至秋,其士卒疲弊,帝乃大发关东兵,自将上陇,嚣众溃走,围解。
明年,攻拔落门,隗嚣支党周宗、赵恢及天水属县皆降。初王莽世,羌虏多背叛,而隗嚣招怀其酋豪,遂得为用。及嚣亡后,五溪、先零诸种数为寇掠,皆营堑自守,州郡不能讨。歙乃大修攻具,率盖延、刘尚及太中大夫马援等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斩首虏数千人,获牛羊万余头,谷数十万斛。又击破襄武贼傅栗卿等。
十一年,蜀人大惧,使刺客刺歙,未,驰召盖延。延见歙,因悲哀,不能仰视。歙叱延曰:“虎牙何敢然!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刃虽在身,不能勒兵斩公耶!”延收泪强起,受所诫。歙自书表,投笔抽刃而绝。赠歙中郎将、征羌侯印绶,谥曰节侯。(节选自《后汉书·李王邓来列传第五》)
[注]①更始:更始帝刘玄。       ②冘豫:犹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之然:认为……正确
B.矢尽,乃屋断木以为兵发:拆掉,破坏
C.使刺客刺歙,未殊:死
D.延见歙,因悲哀伏:隐藏伏身
小题2:下列句子中,能表现出来歙勇敢的一项是
①歙劝嘉归光武                             ②叛主负子,违背忠信乎
③与将士固死坚守,矢尽,乃发屋断木以为兵   ④自将上陇,嚣众溃走
⑤大破之,斩首虏数千人                     ⑥刃虽在身,不能勒兵斩公耶
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来歙的妹妹嫁给汉中王刘嘉后,来歙便应邀来到汉中。刘玄失败后,来歙劝服刘嘉归顺光武帝,光武帝非常高兴。
B.来歙受皇帝之命出使隗嚣,希望劝降隗嚣,孤立公孙述。后来隗嚣把儿子隗恂派到汉朝作为人质。
C.来歙在与征虏将军祭遵袭击略阳途中,因与祭遵意见不合独自率领两千人马从番须、回中径直攻到略阳,***死隗嚣部下金梁,占领了略阳城。
D.来歙在征讨隗嚣的过程中,隗嚣余党周宗、赵恢和天水县都投降了,后来又打败了五溪、先零等地少数民族的势力。后来蜀地人害怕了便派人刺***来歙。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反欲用佞惑之言,为族灭之计,叛主负子,违背忠信乎?(5分)
(2)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5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1)现在反而要听信奸猾蛊惑(小人)的话,定下招致灭族的计策,背叛君主,连累儿子,这不是违背忠诚信义吗?
(2)现在我被刺客刺中,没有办法再报效国家了,所以叫你来,想把军队事务托付给你,你却学(效仿)小孩子哭天抹泪么!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理解和感知文意基础上,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中具体语境(上下文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应是正确的。D项“延见歙,因伏悲哀”解释错误,从该句的下句“不能仰视”大意“不能仰头看来歙”可知,“伏”应为伏身。所以选D。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勇敢”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将明显含有不符合题干要求文句的选项直接排除,以节省答题时间。①体现的是识时务;④是皇帝所为;⑥是临危受命于盖延,不属于勇敢。所以正确选项是B。
小题3:
试题分析:可以用排除法。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因与祭遵意见不合独自率领两千人马从番须”表述不准确,原文是祭遵生病了,分派人马给来歙。所以选C。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重点实词、虚词意义、特殊句式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和句式:“佞惑”、“ 族灭”、“ 负”、“相属”、“效”、“以军事”状语前置。
参考译文: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县人。父亲来仲,汉哀帝时做谏大夫,娶光武祖姑,生来歙。来歙的妹妹是汉中王刘嘉的妻子,刘嘉派人迎接来歙,便南下来到汉中。更始之变(刘玄)失败后,来歙劝刘嘉归附光武,于是和刘嘉一起往东到洛阳去。
光武见到来歙,非常欢喜,立即脱下自己的衣服给来歙穿上,任命他做太中大夫。这时光武正担忧陇、蜀,来歙于是主动请命说:“我曾经和隗嚣在长安相遇。那个人刚起兵时,以兴复汉室为名。现在陛下圣德隆兴,我希望能奉您的命令,用典籍中圣人的话来开导他,隗嚣一定会束手来降,这样公孙述成灭亡之势,不足为虑。”光武认为他说得对。
建武三年,来歙才出使隗嚣。建武五年,隗嚣派遣儿子隗恂跟随来歙入朝做人质。当时山东大致平定,光武谋划向西收取隗嚣的士兵,与他们一起攻打蜀,又派来歙去告诉隗嚣光武的意旨。隗嚣的部将王元劝说隗嚣,摆出许多疑问,使隗嚣很长时间犹豫不决。来歙一向刚毅,于是愤怒地质责隗嚣说:“皇上以为您懂得好坏,知兴败,所以才写信给您表明意思。您有诚心,派遣儿子伯春做人质,这是臣子和君主间互相信任。现在反而要听信小人的话,定下招致灭族的计策,背叛君主,连累儿子,这不是违背忠信吗?决定吉凶的选择,就在今天。”来歙想要上前刺***隗嚣,隗嚣起身进入内室,集合士兵,要***死来歙,来歙不慌不忙地拿着符节走到车旁登车离去。隗嚣更加恼怒,王元劝隗嚣***死来歙。来歙为人讲信义,言行一致,以致往返劝说,都可核实,西州的士大夫都信任敬重他,许多人替他说情,所以来歙得以脱身回到东方。
建武八年春,来歙和征虏将军祭遵袭击略阳,祭遵在路上患病而返回,祭遵分派精兵跟随来歙,总计二千多人,伐山开路,从番须、回中径直到略阳,***隗嚣的守将金梁,于是据守略阳城。隗嚣大惊,于是率领全部士兵几万人包围略阳,开山筑堤,蓄水灌城。来歙和将士拼死坚守,箭用光了,就拆房子锯木头做为兵器。隗嚣用所有精锐部队攻城,从春天到秋天,他的士兵很疲惫。光武于是大举征发关东兵,亲自率兵到陇地,隗嚣部众溃败逃走,略阳就解了围。
第二年,攻克落门,隗嚣余党周宗、赵恢以及天水属县都投降了。当初在王莽时代,羌人多有背叛,而隗嚣招揽安抚他们的首领豪强,于是羌人得以听他使用。等到隗嚣败亡后,五溪、先零各部落几次侵犯抢劫,并且都营筑壕沟守护,州郡无力讨伐。来歙于是大规模修整攻城用具,率领盖延、刘尚以及太中大夫马援等在金城进攻羌人,打败羌人,***死和俘虏几千人,缴获牛羊一万多头,谷数几十万斛。又打败襄武流贼傅栗卿等。
建武十一年,蜀人非常害怕,派遣刺客行刺来歙,没有***死,来歙派人紧急召见盖延。盖延见到来歙,他伏身悲泣很伤心,不能仰头看来歙。来歙叱责盖延说:“虎牙大将军怎么敢这样!现在我被刺客刺中,没有办法再报效国家了,所以叫你来,想把军队事务托付给你,你却学小孩子哭天抹泪么!刺客的刀虽然还扎在我身上,难道不能命令士兵***你么!”盖延擦去眼泪勉强起身,接受来歙的告诫。来歙亲自书写表章,丢下笔拔出刺在身上的刀子就断气了。赠来歙为中郎将、赐给征羌侯官印,谥号节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沈光字总持,吴兴人也。光少骁捷,善戏马,为天下之最。略综书记,微有词藻,常慕立功名,不拘小节。家甚贫,父兄并以佣书为事,光独跅弛①,交通轻侠,为京师恶少年之所朋附。人多赡遗,得以养亲,每甘食美服,未尝困匮。初建禅定寺,其中幡竿高十余丈,适遇绳绝,非人力所及,诸僧患之。光见而谓僧曰:“可持绳来,当相为上耳。”诸僧惊喜,因取而与之。光以口衔索,拍竿而上,直至龙头。系绳毕,手足皆放,透空而下,以掌拒地,倒行数十步。观者骇悦,莫不嗟异,时人号为“肉飞仙。”
大业中,炀帝征天下骁果之士以伐辽左,光预焉。光将诣行在所,宾客送至灞上者百余骑。光酬酒而誓曰:“是行也,若不能建立功名,当死于高丽,不复与诸君相见矣。”及从帝攻辽东,以冲梯击城,竿长十五丈,光升其端,临城与贼战,短兵接,***十数人。贼竞击之而坠,未及于地,适遇竿有垂絙,光接而复上。帝望见,壮异之,驰召与语,大悦,即日拜朝请大夫,赐宝刀良马,恒致左右,亲雇渐密。未几,以为折冲郎将,赏遇优重。帝每推食解衣以赐之,同辈莫与为比。
光自以恩深重,思怀竭节。及江都之难,浅构义勇,将为帝复仇。先是,帝宠昵官奴,名为给使,宇文化及以光骁勇,方任之,令其总统,营于禁内。时孟才、钱杰等阴图化及,因谓光曰:“我等荷国厚恩,不能死难以卫社稷,斯则古人之所耻也。今又俯首事仇,受其驱率,有腼面目,何用生为?吾必欲***之,死无所。公义士也,肯从我乎?”光泣下沾衿,曰:“是所望于将军也。仆领给使数百人,并荷先帝恩遇,今在化及内营。以此复仇,如鹰鹯②之逐鸟雀。万世之功,在此一举,愿将军勉之。”孟才为将军,领江淮之众数千人,期以营将发时,晨起袭化及。光语泄,陈谦告其事。化及大惧曰:“此麦铁杖子也,及沈光者,并勇决不可当,须避其锋。”是夜即与腹心走出营外,留人告司马德戡等,遣领兵马,逮捕孟才。光闻营内喧声,知事发,不及被甲,即袭化及营,空无所获。值舍人元敏,而斩之。遇德戡兵入,四面围合。光大呼溃围,给使齐奋,斩首数十级,贼皆披靡。德戡辄复遣骑,持弓弩,翼而射之,光身无介胄,遂为所害。麾下数百人皆斗而死,一无降者。时年二十八。壮士闻之,莫不为之陨涕。(节选自《隋书·沈光传》)
注:①弛:tuò放纵,不守规矩。 ②:zhān一种似鹞鹰的猛禽。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每甘食美服,未尝困匮致:得到
B.光自以恩深重,思怀竭节荷:蒙受
C.吾必欲***之,死无所恨:遗憾
D.值舍人元敏,而斩之数:屡次,多次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沈光骁勇善战的一组是(3分)   (   )
①光升其端,临城与贼战,短兵接,***十数人。
②未几,以为折冲郎将,赏遇优重。
③知事发,不及被甲,即袭化及营,空无所获。
④吾必欲***之,死无所恨。
⑤帝每推食解衣以赐之,同辈莫与为比。
⑥光大呼溃围,给使齐奋,斩首数十级,贼皆披靡。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沈光小时候骁勇敏捷,不拘小节,虽然家里贫穷,但是人们大多赠送他东西,因而能够奉养父母,常常得到美好的食物和华丽的衣服。
B.大业年间,隋炀帝征召天下骁勇善战之人讨伐高丽,沈光也报名参加了。在这次征讨中,沈光骁勇善战,得到了隋炀帝的赏识。隋炀帝常常赏赐给他衣服、食物,同辈之中没有人能同他相比。
C.沈光自认为受国恩深重,常常思念报效国家,竭尽智慧和力量,因此,他早早就有***掉宇文化及的想法,当孟才、陈谦等人暗中图谋除掉宇文化及时,他才慨然应允。
D.沈光在二十八岁时就英勇战死,他手下的几百人也没有投降的,当时的壮士听说这件事,没有不流眼泪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光闻营内喧声,知事发,不及被甲,即袭化及营,空无所获。(5分)
                                                                        
(2)德戡辄复遣骑,持弓弩,翼而射之,光身无介胄,遂为所害。(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钱烈女墓志铭•
(清)王猷定
扬州有死节而火葬于卞忠贞祠南十五步[1],为镇江钱烈女之墓。烈女死明弘光乙酉四月二十七日,五日乃火。以家于忠贞祠,即其地为墓。当其死,告于父:“无葬此土,以尸投火。”父如其言。南昌王猷定客扬州,与里人谈乙酉事,辄为诗文吊之。岁丙申春,其父乞余铭,痛哭言曰:
“吾老人无儿,自吾女死,而老人不欲生也。城破,督师史公率兵趋东门,女决其必死,己持刀欲自刭,余挽其手;积薪以焚,余又夺去;结缳,丝绝,缳又断。余皇急不知所出,不得已,乃予以药曰:‘汝姑视缓急可也。’”猷定为之感泣,时宾客闻者皆流涕。
又言曰:“呜呼!吾老人十年以来,头童然秃且尽,而视听茫然,而肝肺崩裂,如沸如屠。然每忆吾女吞药不得死,吾老人不知生之可恋而死之可悲也!兵入,以戈刺床下,数刺,数抵其隙,乃去,不知女反匿床下。药发,喘不绝,余与老妻抱之恸,强饮以水,不死。女泣谓余曰:‘儿必死,无援儿为也。儿受生养十六年,父母又无男儿,不能与父母相养以生,相待以老,俾至于终身。而今使父母收我骨,目不瞑矣!父老祖宗之不血食,家世江南[2],当与母勉图归计耳。’时注水庭中,立起,以头投水,水浅,自顶以上不及颈,余力持之起。目瞪,口泻水如注。是时雨甚,门外马蹄践血与泥,声溅溅[3]。比屋***人焚炉,火四起。夜,女以纸渍水塞口鼻,强余手闭其气,令绝。余心痛,手不能举,又解衣带,强母缢之,母仓卒走出。闻足击床阁阁[4],呜呼,死矣!”
猷定闻益悲,忍不铭?烈女名淑贤,父为镇江钱公应式,母卞氏。公善医,活人者众。女死后,受兵梃刃数十,不死,兵缚公欲***,以手格之,皆仆地,反得免。卞时病甚,亦受刃,久之复苏,人以为女之阴助云。
铭曰:三光绝,一炬烈!后土争之土欲裂。瘗尔于忠贞之旁,丽重离以照四方之缺。
[1]卞忠贞祠:在扬州南门内,为纪念晋代人卞壶而建。卞壶字望之,晋永嘉年间苏峻称兵叛乱,卞与苏苦战身亡,两个儿子也被害。谥忠贞。  [2]江南:指镇江。镇江在长江南,扬州在长江北。
[3]溅溅(jiān):水流声。
[4]阁阁:象声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父其言。如:依照。
B.辄为诗文之。吊:悼念。
C.女以纸水塞口鼻。渍:沾染。
D.屋***人焚炉,火四起。比:等到。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现钱烈女“必死决心”的一组是(3分)(   )
①无葬此土,以尸投火。
②己持刀欲自刭。
③而今使父母收我骨,目不瞑矣!
④强余手闭其气,令绝。
⑤目瞪,口泻水如注。
⑥又解衣带,强母缢之。
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⑥
小题3: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烈女死于明朝弘光乙酉四月二十七日,五天后火化。因为家住忠贞祠,靠近那块地修了墓。
B.扬州城被攻破,史可法率领军队奔向东门,烈女执意要自***,于是持刀自***,被家人拉住。
C.烈女由父母生养十六年,却不能扶持他们到老,由此深感愧疚。
D.烈女死后,他的父亲遭到棍棒兵刃数十创伤,但没死去,士兵绑着他想***他,又用手击打他,把他打倒在地。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余皇急不知所出,不得已,乃予以药曰:“汝姑视缓急可也。”(4分)
                                                     
(2)余与老妻抱之恸,强饮以水,不死。(3分)
                                                     
(3)父老祖宗之不血食,家世江南,当与母勉图归计耳。(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景公之嬖妾婴子死,公守之,三日不食,肤着于席不去。左右以复,而君无听焉。晏子入,复曰:“有术客与医俱言曰:‘闻婴子病死,愿请治。’”公喜,遽起,曰:“病犹可为乎?”晏子曰:“客之道也,以为良医也,请尝试之。君请屏,洁沐浴饮食,病者之宫,彼亦将有鬼神之事焉。”公曰:“诺。”屏而沐浴。晏子令棺人入敛,已敛,而复曰:“医不能治病,已敛矣,不敢不以闻。”公作色不说,曰:“夫子以医命寡人,而不使视,将而不以闻,吾之为君,名而已矣。”晏子曰:“君独不知死者之不可以生邪?婴闻之,君正臣从谓之顺,君僻臣从谓之逆。今君不道顺而行僻,从邪者迩,导害者远。谗谀萌通,而贤良废灭,是以谄谀繁于间,邪行交于国也。昔吾先君桓公用管仲而,嬖乎竖刁而灭,今君薄于贤人之礼,而厚嬖妾之哀。且古圣王畜私不伤行,敛死不失爱,送死不失哀。行伤则溺己,爱失伤生,哀失则害性。是故圣王节之也。即毕敛,不留生事,棺槨衣衾,不以害生养,哭泣处哀,不以害生道。今朽尸留生,广爱以伤行,修哀以害性,君之失矣。故诸侯之宾客惭入吾国,本朝之臣惭守其职,崇君之行,不可以导民,从君之欲,不可以持国。且婴闻之,朽而不敛,谓之僇尸,臭不收,谓之陈胔。反明王之性,行百姓之诽,而内嬖妾于僇胔【注】,此之为不可。”公曰:“寡人不识,请夫子而为之。”晏子复曰:“国之士大夫,诸侯四邻宾客,皆在外,君其哭而节之。”仲尼闻之曰:“星之昭昭,不若月之曀曀,小事之成,不若大事之废,君子之非,贤于小人之是也。其晏子之谓欤!”                   
【注】:僇胔(lù zì),侮辱尸体,这里指使尸体发臭。
(节选自《晏子春秋》)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病者之宫,彼亦将有鬼神之事焉 间:离开
B.将而不以闻  敛:通“殓”,收殓
C.昔吾先君桓公用管仲而  霸:称霸
D.请夫子而为之    因:趁机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闻婴子病死,愿请治/古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B.臭不收,谓之陈胔/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C.今朽尸留生/私见张良,具告
D.爱失伤生/入无法家拂士
小题3:下列各组句中,分别表明景公嬖妾和晏子善谏的一组是(   )
A.
B.
C.
D.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今君不道顺而行僻,从邪者迩,导害者远。
译文:                                                                    
②国之士大夫,诸侯四邻宾客,皆在外,君其哭而节之。
译文:                                                                    
③小事之成,不若大事之废,君子之非,贤于小人之是也。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景公疥遂痁①,期而不瘳。诸侯之宾问疾者多在。梁丘据、裔款言于公曰:“吾事鬼神,丰于先君有加矣。今君疾病,为诸侯忧,是祝史②之罪也。诸侯不知,其谓我不敬,君盍诛于祝固、史嚚以辞宾?”
公说,告晏子。晏子对曰:“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赵武曰:‘夫子家事治,言于晋国,竭情无私,其祝史祭祀,陈言不愧;其家事无猜,其祝史不祈。’建以语康王,康王曰:‘神人无怨,宜夫子之光辅五君,以为诸侯主也。”
公曰:“据与款谓寡人能事鬼神,故欲诛于祝史,子称是语何故?”
对曰:“若有德之君,外内不废,上下无怨,动无违事,其祝史荐信,无愧心矣。是以鬼神用飨,国受其福,祝史与焉。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其言忠信于鬼神。其适遇淫君,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辟违,从欲厌私,高台深池,撞钟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暴虐淫纵,肆行非度,无所还忌,不思谤讟③,不惮鬼神,神怒民痛,无悛于心。其祝史荐信,是言罪也;其盖失数美,是矫诬也;进退无辞,则虚以成媚,是以鬼神不飨,其国以祸,祝史与焉。所以夭昏孤疾者,为暴君使也,其言僭嫚于鬼神。”
公曰:“然则若之何?”
对曰:“不可为也。山林之木,衡鹿④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候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县鄙之人,入从其政;逼尔之关,暴征其私;承嗣大夫,强易其贿;布常无艺,征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内宠之妾肆夺于市,外宠之臣僭令于鄙;私欲养求,不给则应。民人苦病,夫妇皆诅。祝有益也,诅亦有损。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虽其善祝,岂能胜亿兆人之诅!君若欲诛于祝史,修德而后可。”
公说,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公疾愈。 (《晏子春秋·景公有疾梁丘据裔款请诛祝史·晏子谏第七》)
【注释】①疥,疥疮。痁(shān),疟疾的一种。②祝史,祝官和史官。古代祭祀活动中掌祝祷记事的人。后文“(祝)固”、“(史)嚚(yín)”指祝官,史官的名字。③谤讟(dú):诽谤,怨言。④衡鹿:与下文的“舟鲛”、“虞侯”、“祈望”都是官职名。
小题1: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动作辟违,从欲私厌:满足
B.神怒民痛,无于心悛:悔改
C.县之人,人从其政;鄙:浅陋
D.承嗣大夫,强易其贿贿:财物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丰先君有加矣会会稽山阴之兰亭
B.私欲养求,不给应如有地动,尊振龙
C.输掠其聚,成其违而秦武阳奉地图匣,次进
D.岂能胜亿兆人诅秦遇将军,可谓深矣
小题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其言忠信于鬼神。(5分)
(2)公说,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公疾愈。(5分)
小题4:结合文意,谈谈晏子认为鬼神没有保佑景公的原因。(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3分)
张延隽之为晋州行台左丞,匡维主将,镇抚疆场,储积器用,爱活黎民,隐若敌国矣。群小不得行志,同力迁之;既代之后,公私扰乱,周师一举,此镇先平.齐亡之迹,启于是矣。(《颜氏家训·慕贤》)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