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1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馀,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2,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注释:1未遑(huáng):没有闲暇。2釐(xī):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能诵诗书闻于郡中。(属:连缀,写)
B.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秀才:才学优异)
C.乃贾生曰。(短:说坏话)
D.自以寿不得长,又以去,意不自得 (适:到……去)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廷尉言贾生年少;今君亡赵走燕。
B.贾生具道所以然之状;相如持璧却立。
C.居顷,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填然鼓
D.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焚百家之言,愚黔首。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谊十几岁时就因能诗善文闻名当地。为官之初,曾得到同僚们的肯定,也深得皇上的赏识,一度被破格提拔。
B.贾谊受到皇上的重用,奉命制定出许多新的法令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遭到朝中绛侯灌婴等人的忌妒,诽谤他年轻学浅,总想着擅权弄事。
C.贾谊被从长沙召回,当时皇上正在虔诚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便详细地说明鬼神形成的情状,使文帝夜半前席。
D.贾谊多次上奏疏给皇上,反对分封,陈述有的诸侯封地太多,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否则将兴起灾难。
第Ⅱ卷(共120分)
完成下列各题。(共36分)
小题4:文言翻译、断句。(共10分)
1故与李斯同邑而学事焉,乃征为廷尉。(4分)
2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4分)
3请用“/”线给下列文言语段断句。(2分)
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
(选自《颜氏家训》)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1、(吴公)旧时与李斯同乡并且曾经向李斯学习过,(皇上)于是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
2、梁怀王是文帝的小儿子,很受文帝的宠爱,而且爱读书,(文帝)因此派贾谊担任他的老师。
3、答案: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D 项“适”指用贬官。
点评:对于实词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可用代入法,在理顺文章大意的时候就将这道实词题解决。每次遇到带点的实词,就将选项中的实词的含义代入,看是否通顺,这样以来,文章看完了,实词题也就解决了。
小题2:试题分析:A.说/却 ;B.就/趁机 ;D.凭借/来。
点评:这种题型是考虚词题最常见的题型,相对而言也比较简单,只要能将各个句子看懂,分辨出这几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就行了。
小题3:试题分析:B项中“但遭到朝中绛侯灌婴等人的忌妒”错。
点评:这类题是对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涵盖广泛,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题目所给选项特点是差别细微,似是而非,稍不留神就可能致误。做题要诀是严格比照原文,细心辨察正误。
小题4:试题分析:(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故”、“学事”、“征”各1分,句意1分。
(2)这个句子中判断句式1分,“爱”、“傅”、“故”各1分。(3)根据句意和关键词进行判断对两处1分,四处2分。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我们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这些都很容易被设置为得分点。
附译文: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诗作文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如他到衙门任职,特别器重他。孝文皇帝即位之初,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为全国第一,而且旧时和李斯同乡,曾经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吴廷尉就向孝文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年轻有才,很精通诸子百家的书。孝文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当时贾谊二十岁,在同僚中年纪最轻。每次皇帝下令让臣子们讨论问题,各位老先生们都无法应对回话,而贾谊就替他们一一应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各位老先生们都认为贾生很有才能,自己比不上他。孝文帝也非常喜欢他,破格提拔,贾谊一年之内就升任到太中大夫。
贾谊认为汉朝从建立到孝文帝时已二十多年了,国家安定团结,正是应该修正历法、变易服色、制订法令制度、确立官职名称、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孝文皇帝刚刚即位,多谦让而无暇变法改制。但后来各项法律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就任等,这些主张都是贾谊提议的。于是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让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此后,皇帝也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就派他去担任长沙王太傅。
贾谊辞别皇帝后前往长沙赴任,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很长,又因为是被贬离开,内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
贾谊担任长沙王太傅有三年。又过了一年多,贾谊被召回京城拜见皇帝。当时孝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文帝因为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到半夜时分,孝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时移动座席向前靠拢。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超过他了,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孝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孝文帝的小儿子,最受孝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的老师。
孝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为列侯马市。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就要从此兴起了。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但是孝文帝不肯听从。
几年之后,梁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任,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
举一反三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
问题:(1)这一章中,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尽孝,应该怎样做?
(2)你如何看待孔子的观点?(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宽仁恕
《后汉书》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人有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与之而步归。有顷,失牛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 州里服其不校。
……延熹八年,征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①,辄引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执经对讲。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而德兴,日有所化。
……熹平五年,代许训为太尉。灵帝颇好学艺,每引见宽,常令讲经。宽尝于坐被酒睡状。帝问:“太尉醉邪?”宽仰对曰:“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帝重其言。
宽简略嗜酒,不好盥浴,京师以为谚。尝坐客,遣苍头②市酒,迂久,大醉而还。客不堪之,骂曰:“畜产。”宽须臾遣人视奴,疑必自杀。顾左右曰:“此人也,骂言畜产,辱孰甚焉!故吾惧其死也。”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其当朝会,妆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乎?”其性度如此,海内称为长者。
____________《后汉书》(节选自百度百科)
①亭传tíng chuán:古代供旅客和传递公文的人途中歇宿的处所
②苍头:因以清巾裹头而得名,指奴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州里服其不校:计较
B.物有相类,事脱误容:允许
C.其性度如此,海内称为长者长者:年老者
D.灾异或见,引克责躬:自身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幸劳见归,何谢之且之奈何
B.宽尝坐被酒睡状曹无伤使人言项羽曰
C.乃就车中认此亡秦续耳
D.京师以为谚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小题3: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人丢失了牛,就把刘宽的牛牵走了,后来此人找回了自己的牛,将牛归还刘宽,刘宽没有计较。
B.刘宽通晓学术文艺,灵帝常让他讲解经书,因感责任重大,刘宽忧心如醉。
C.刘宽不赞成对吏民使用刑罚,而是注重对其进行礼义教化。
D.刘宽派仆人去买酒,仆人却大醉而归,客人忍不住责骂,刘宽担心仆人自杀,派人去探视。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宽简略嗜酒,不好盥浴,京师以为谚。
(3)夫秦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 子 所 贵 乎 道 者 三 动 容貌 斯 远 暴 慢 矣 正 颜 色 斯 近 信 矣 出 辞 气 斯 远 鄙 倍 矣。(《论语•泰伯篇第八》)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小题1:太尉赵憙慕其志,每岁时遣子问以酒粮,皆辞不受。(5分)
译文:                                                                  
小题2:“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安。(5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张稷字公乔,幼有孝性,生母刘无宠,得疾。时稷年十一,侍养衣不解带,每剧则累夜不寝。及终,哀恸过人,杖而后起。见年辈幼童,辄哽咽泣泪,州里谓之淳孝。长兄玮善弹筝,稷以刘氏先执此伎,闻玮为清调,便悲感顿绝,遂终身不听。
性疏率,朗悟有才略,起家著作佐郎,不拜。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齐永明中,为豫章王嶷主簿,与彭城刘绘俱待以礼,未尝被呼名,每呼为刘四、张五。以贫求为剡令,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会山贼唐宇之作乱,稷率部属保全县境。所生母刘先葬琅邪黄山,建武中改葬,物资委积。于时虽不拒绝,事毕随以还之。自幼及长,数十年中,常设刘氏神座。出告反面,如事生焉。
永元末,为侍中,宿卫宫城。梁武师至,兼卫尉①江淹出奔,稷兼卫尉卿,都督城内诸军事,无恙。时东昏②淫虐,北徐州刺史王珍国使直阁③张齐行弑于含德殿。稷乃召右仆射王亮等列坐殿前西钟下,且遣博士范云等诣武帝,告之以事。
梁朝初,为散骑常侍,中书令。及上即位,封领军将军。武帝尝于乐寿殿内宴,稷醉后言多怨辞形于色。帝时亦酣,谓曰:“卿兄杀郡守,弟杀其君,袖提帝首,衣染天血,如卿兄弟,有何名称?”稷曰:“臣兄弟无名称,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东昏暴虐,帝率义师来伐,臣与之。”帝捋其须曰:“张公可畏。”中丞陆杲弹稷云:“领军张稷,门无忠贞,官必险达,杀君害主,以为常。”帝留其表,竟不问。
累迁尚书左仆射。帝将幸稷宅,以盛暑留幸仆射省。旧临幸供具,皆酬太官馔直。帝以稷清贫,手诏不受。宋时孝武帝经造张永,至稷三世,并降万乘,论者荣之。
稷性明烈,善与人交,历官无畜聚,奉禄皆颁之亲故,家无馀财。为吴兴太守,下车存问遗老,引其子孙置之右职,政称宽恕。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稷单装径还都下,人莫之识,其率素④如此。
(《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 编者有改动)
【注】①兼卫尉:官职名;②东昏:侯爵名;③直阁,官职名;④率素:朴素。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哀恸过人,而后起杖:拄拐杖
B.兼卫尉江淹出奔:逃亡
C.皆酬太官馔直:同“值”,价值,价钱
D.帝将稷宅幸:宠幸,喜爱
小题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稷刘氏先执此伎②且遣博士范云等诣武帝,告之
B.①时虽不拒绝,事毕随以还之②使直阁张齐行弑含德殿
C.①帝率义师来伐,臣之②稷性明烈,善人交
D.①奉禄皆颁亲故②稷单装径还都下,人莫
小题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张稷对生母刘氏可谓“淳孝”,生母病时他不辞劳苦的侍奉,生母死后他悲痛不已,几十年一直供奉着生母刘氏神位。
B.张稷为官,粗中有细,他平息唐宇之之乱,都督城内诸军事,协助武帝伐东昏,立有不少功劳。
C.面对武帝酒后严厉的质问,作为臣子的张稷不卑不亢,据理力争。面对陆杲的乘机弹劾,武帝却不追究。
D.张稷家几代人都深得皇帝的信任,也深得民心,得益于张稷家族世代为官清廉,与人为善,率素宽厚。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3分)
(2)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