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票①,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票①,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票①,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县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戚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⑴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视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戚,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殊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②,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⑵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逐政督南京粮储。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③,欲先发,给事中钟字淳复怂恿,寰上再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尉留不允。十五年,卒官。瑞无子。卒时,葛帏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取材自《明史·海瑞传》)
【注释】①脱票:糙米饭。②飚发凌厉:气势猛然。③纠擿(zhí):举发纠正。
小题1:下列词语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平教谕署:委任
B.者多自免去墨:古代刑法之一,在脸上刺字后涂上墨
C.执政沮之阴:暗中,秘密
D.素大户兼并疾:憎恶、痛恨
小题2:下列句子全部直接表现海瑞正直刚毅、敢作敢为的一组是(   )
①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②廷臣无敢言时敢者,瑞独上疏
③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④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
⑤为摧豪强,抚穷弱         ⑥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A.③⑤⑥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
B.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斋戒修道。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逮起来。
C.海瑞推行政令气势过于猛烈,有些奸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有被诬受冤的。朝中多名官员上书陈述他的罪状,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
D.海瑞再次上任后,仍然刚正果敢,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恶人先告状,上疏诽谤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但皇帝没有同意。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2)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1)(5分)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奔散没有留下来的,这样的人是不会逃跑的。
(2)(5分)不久给事中戴凤雨弹劾海瑞庇护奸民,迫害士大夫沽名钓誉破坏政事,于是改调海瑞去任南京粮储(或“督察南京粮储事官”)。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B 项墨是贪污,不廉洁的意思。
点评:对于实词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可用代入法,在理顺文章大意的时候就将这道实词题解决。每次遇到带点的实词,就将选项中的实词的含义代入,看是否通顺,这样以来,文章看完了,实词题也就解决了。
小题2:试题分析:①说明海瑞廉洁为官;③和④分别是从皇上和任江南织造的宦官的反应来间接表现。所以选D。
点评:做本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排除法,本题通过①排除了B、C,再通过③排除A,就可选出答案。
小题3:试题分析:C项里“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的说法有问题,原文中说“帝犹优诏奖瑞”“瑞遂谢病归”可作为佐证。
点评:这类题是对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涵盖广泛,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题目所给选项特点是差别细微,似是而非,稍不留神就可能致误。做题要诀是严格比照原文,细心辨察正误。
小题4:试题分析:(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忤”“市”“遁” 各一分,句意2分。其中“市”是买的意思,跟现代汉语不同,要翻译准确。
(2)这个句子中“已而”“劾”“鱼肉”“缙绅”各占1分,句意1分。“已而”是表示时间的词,于此相关的还有“有顷”、“俄而”、“寻”等,都是不久的意思。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参考译文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中举人。代理南平县教谕,迁淳安知县,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总督胡宗宪曾告诉别人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老母祝寿,才买了二斤肉啊。”都御史鄢懋卿巡查路过淳安县,酒饭供应的十分简陋,海瑞高声宣言县邑狭小不能容纳众多的车马。懋卿十分气愤,然而他早就听说过海瑞的名字,只得收敛威风而离开。
当时,明世宗在位时间长了,不去朝廷处理政务,深居在西苑,专心致志地设圪求福。总督、巡抚等大吏争着向皇帝贡献有祥瑞征兆的物品,礼官总是上表致贺。朝廷大臣没有人敢说时政。海瑞独自上疏,嘉靖皇帝读了海瑞上疏,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对左右说:“快把他逮起来,不要让他跑掉。”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个人向来有傻名。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奔散没有留下来的,这样的人是不会逃跑的。”皇帝听了默默无言。过了一会又读海瑞上疏,一天里反复读了多次,为之感到叹息。
隆庆三年夏天,海瑞以右佥都御史身份巡视应天十府。属吏害怕他的威严,贪官污吏很多自动离职离开。有显赫的权贵把门漆成红色的,听说海瑞来了,改漆成黑色的。任江南织造的宦官,因海瑞来减少了车辆随从。海瑞向来憎恨大户兼并土地,全力打击豪强势力,安抚穷困百姓。贫苦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并的,海瑞全部夺回来交还原主。海瑞推行政令雷厉风行,所属官吏战战兢兢,奉行不悖,甚至有的豪强跑到其他地方去躲避的。而有些奸民多乘机揭发告状,世家大姓不时有被诬陷受冤枉的人。又裁减邮传冗费,土大夫路过海瑞的辖区大都得不到很好的供奉之物和止宿之地,因此怨言越来越多。都给事中舒化对皇帝诋毁海瑞固执拘泥,不通晓施政的要领,建议应当用南京清闲的职务安置他,皇帝还是用嘉奖的语言下诏书鼓励海瑞。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迫害士大夫,沽名钓誉破坏政事,于是海瑞被改任南京粮储。海瑞要到新任上去,正遇高拱掌握吏部,早就仇恨海瑞,把海瑞的职务合并到南京户部当中,海瑞因此遂因病引退,回到琼山老家。
皇帝屡次要召用海瑞,主持国事的阁臣暗中阻止,于是海瑞被任命为南京右都御史。各主管官员向来苟且怠慢,海瑞以身作则矫正弊端。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想要恶人先告状,给事中钟宇淳又从中怂恿,房寰两次上疏诽谤诬蔑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皇帝下诏慰勉挽留,不同意他退休。万历十五年,死于任上。
海瑞没有儿子。去世时,用的是葛布制成的帏帐和破烂的竹器,有些是贫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的,海瑞的灵枢用船运回家乡时,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的人站满了两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朝廷追赠海瑞太子太保,谥号忠介。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每小题3分)
叔孙通,薛人也。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数岁,陈胜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戍卒功蕲入陈,于公何如?”博士诸生三十余人前曰:“人臣无将,将则反,罪死无赦。愿陛下急发兵击之。”二世怒,作色。通前曰:“诸生言皆非。夫天下为一家,毁郡县城,铄其兵,视天下弗复用。且明主在上,法令县于下,吏人人奉职,四方辐辏,安有反者!此特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郡守尉今捕诛,何足忧?”二世喜,尽问诸生,诸生或言反,或言盗。于是二世令御史按诸生言反者下吏,非所宜言。诸生言盗者皆罢之。乃赐通帛二十匹,衣一袭,拜为博士。通已出,反舍,诸生曰:“生何言之谀也?”通曰:“公不知,我几不免虎口!”乃亡去之薛,薛已降楚矣。
及项梁之薛,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徙长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通降汉王。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汉王已并天下,诸候共尊为皇帝于定陶,通就其仪号。
高帝崩,孝惠即位,乃谓通曰:“先帝园陵寝庙,群臣莫习。”徙通为奉常,定宗庙仪法。及稍定汉诸仪法,,皆通所论著也。惠帝为东朝长乐宫,及间往,数跸烦民,作复道,方筑武库南,通奏事,因请间,曰:“陛下何自筑复道高帝寝,衣冠月出游高庙?子孙奈何乘宗庙道上行哉!”惠帝惧,曰:“急坏之。”通曰:“人主无过举。今已作,百姓皆已知之矣。愿陛下为原庙渭北,衣冠月出游之,益广宗庙,大孝之本。”上乃诏有司立原庙。
                 (节选自《汉书·叔孙通传》)
臣光曰:过着,人之所必不免也;惟圣贤为能知而改之。古之圣王,患其有过而不自知也,故设诽谤之木,置敢谏之鼓;岂畏百姓之闻其过哉!是以仲虺美成汤曰:“改过不吝。”傅说戒武丁曰:“无耻过作非。”由是观之,则为人君者,故不以无过为贤,而以改过为美也。今叔孙通谏孝惠,乃云“人主无过举”,是教人君以文过饰非也,岂不缪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
小题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戍卒蕲入陈 功:攻下
B.及定汉诸仪法 稍:稍后
C.益广宗庙,大孝之本 广:扩大
D.毁郡县城,其兵 铄:削弱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岁,陈胜起  ②跸烦民
B.①赐通帛二十匹  ②汉王憎之,变其服
C.①惠帝东朝长乐宫  ②愿陛下原庙渭北
D.①及项梁薛  ②愿陛下急发兵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二世就陈胜起义的事询问众博士儒生的看法,听他们说是造反就生气变了脸色,待听了叔孙通的一番巧辩宽慰之词后,于是转怒为喜。
B.叔孙通离开寝宫回家后,遭到众儒生对他言行的质疑,他解释说自己也是迫不得已。他逃到薛县,薛县已归降楚国了。
C.叔孙通的儒生装束令汉王憎恶,于是他就改穿楚地风格的短装,很合汉王的审美观,得到汉王的喜爱。
D.孝惠帝不愿在看望太后的途中常惊扰百姓,便在武库的南面修复道,听了叔孙通所言此举不妥的劝谏后,惊惧地要赶快拆掉。
小题4: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认为人犯错误在所难免,但只有圣贤之人能做到有错必改。
B.以仲虺赞商汤、傅说劝武丁为例证,说明做君王的人不以不犯错误为贤明,而以改正错误为美德。
C.从对叔孙通的批评中,暗中告诫做臣子的面对君王的过错不应教君王文过饰非,而应帮助其认识改正。
D.从古代君主设置诽谤木和敢谏鼓的举动中,看出了他们生怕自己的过错被人知的心理。
小题5: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节选自司马光《谏院题名记》)
(1)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
译文:                             
                                     
                                  
(2)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雨钱》,完成小题。(16分)
滨州一秀才,读书斋中,有款门者,启视,则一皤然翁,形貌甚古。延之入,请问姓氏,翁自言:“姓胡,实乃狐仙。慕君高雅,愿共晨夕。”秀才固旷达,亦不为怪。遂与评驳今古,殊博洽,镂花雕绘,粲于牙齿,时抽经义,则名理湛深,出人意外。生惊服,留之甚久。
一日密祈翁曰:“君爱我良厚。顾我贫若此,君但一举手,金钱自可立致,何不少为周给?”翁默然,似不以为可。少间,笑曰:“此大易事,但须得十数钱作母。”生如其请。翁乃与共入密室中,禹步作咒。俄顷,钱有数十百万从梁间锵锵而下,势如骤雨,转瞬没膝,拔足而立,又没踝。广丈之舍,约深三四尺余。乃顾语生曰:“颇厌君意否?”曰:“足矣。”翁一挥,钱即画然而止,乃相与扃户出。生窃喜,自谓暴富。
顷之,入室取用,则满室阿堵物皆为乌有,惟母钱十余枚寥寥尚在。生大失望,盛气向翁,颇怼其诳。翁怒曰:“我本与君文字交不谋与君作贼便如秀才意只合寻梁上君子交好得老夫不能承命!”遂拂衣去。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禹步:道士在祷神仪礼中常用的一种步法动作。 扃:关闭。   怼:怨恨。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之入,请问姓氏(         )     (2) 君爱我厚(          )
(3)乃相与扃户出(         )         (4) 颇君意否(          )
小题2:下面是对原文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请在标明序号的四处中选出断句错误的一处。(       )(2分)
我本与君文字①交不谋与君作贼②便如秀才意③只合寻梁上君子交好得④老夫不能承命!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秀才固旷达,亦不为怪。(2分)
(2)顾我贫若此,君但一举手,金钱自可立致,何不少为周给?(4分)
小题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哪些启示?至少谈两点。(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知识(共12分)
小题1: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或未量(轻易)云气,负青天(直上云霄)
B.岂得***身自(献出)秦贪,其强(凭借)
C.相如度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特意) 与秦相较(倘若)
D.此言之(适宜,得当)岂伶人也哉(只,仅仅)
小题2:下列各项的划线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
A.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B.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
C.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D.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小题3:下列划线词的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梁君臣之首 ②琴书以消忧 ③谨拜表以 ④此天之我 ⑤朝夜弦,为秦宫人
⑥单于其节   ⑦亦使后人而复后人也  ⑧则获邑,大则得城  ⑨垣墙周庭 
⑩宾主尽东南之
A.①⑤⑨/②④⑥/③/⑦/⑧⑩B.①⑤⑥/②/③④/⑨/⑦⑧⑩
C.①⑤/④⑨⑧/⑥/②③/⑦⑩D.①⑤⑨/②⑥/③④/⑦/⑧⑩
小题4:下列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垣墙周庭,当南日(表目的的连词,来) 勇气闻于诸侯(用)
B.其远无所至极耶(表因果关系)臣以神遇不以目视(表并列关系)
C.奚以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苟以天下大(定语后置的标志)
D.穷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反而)彼奚适也(将要)
小题5:下列各句中固定结构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奚以之九万里而难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
B.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何……为:为什么要……呢?)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其……:难道是……吗?)
D.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是故:因此)
小题6:下列各项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A.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B.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C.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D.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论语》片段,回答小题(6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选自《论语•先进》)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选自《论语•公冶长》)
①方:礼仪;②伐:夸耀、自夸;③施:表白;④怀:关爱。
小题1:和弟子相比,孔子之志有什么特点呢?请简要概括。(2分)
小题2:子路之志是什么呢?请概括并作简要评价。(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30分)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 “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 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 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日:“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日:“世乱,此无主。”日:“梨无 主,吾心独无主乎?”
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熟则 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 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未几,衡谢病归。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 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 若置之善类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课诵少暇,即习礼,或习书算。
以疾请还怀。十八年,衡病重。已而卒,年七十三。怀人无贵贱少长,皆哭于门。四方学士闻讣,皆聚哭。有数千里来祭哭墓下者。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衡独危坐树下自若危:高处
B.家贫躬耕躬:亲自
C.人有所遗遗:馈赠
D.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除:授职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许衡为教化百姓所做努力的一项是:(  )(3分)
①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②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
③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④必正言不少让
⑤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    ⑥课诵少暇,即习礼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许衡出身于世代农家,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上学时,就表露出对单纯读书做官不以为然的态度,其不凡的颖悟力,使几任老师都感到难以胜任对他的教学。
B.许衡具有很强的自律意识,一次酷暑天外出,别人都摘路旁的梨吃,唯有许衡毫无所动:许衡做事又严格遵从礼法,姚枢上调京师,要把原住宅让他住,他坚辞不受。
C.许衡曾担任京兆提学,其间,各地郡县纷纷建立起了学校,百姓因此大受教育感化。后来当许衡离职还乡时,学生们依依不舍,一直将他送到临潼才回来。
D.许衡后来被任命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洒,皇帝亲自选拔蒙古子弟让他进行教育,他既严格要求,又爱之如子。后来当他因病去世,这些学生纷纷哭拜在他的灵前。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3分)
(2)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