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曹马①能收人心曹操自击乌桓,诸将皆谏,既破敌而还,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曹马①能收人心 曹操自击乌桓,诸将皆谏,既破敌而还,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参考译文:曹操(想要)亲自(率兵)攻打乌桓,他的部下都劝阻,(曹操)打败乌桓归来之后,查问当时劝阻他的人,将领们不明白曹操这样做的缘故,个个都提心吊胆。曹操都重赏了他们,并对他们说:“这次我率兵前往,是冒着很大的危险而侥幸胜利的,虽然最后取得了胜利,这是由于上天帮助,但这不可当做常例。诸位的谏言,才是万全之计,因此重赏你们,今后(有建议)不要有所顾忌不说出来。” 魏伐吴,三征②各献计,诏问尚书傅嘏③,嘏曰:“希赏徼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司马师不从,三道击吴,军大败。朝议欲贬出诸将,师曰:“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悉宥之。弟昭时为监军,唯削昭爵。 参考译文:魏国(准备)攻打吴国,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毋丘俭纷纷献计献策,天子下诏征求尚书傅嘏的意见。傅嘏说:“(将士们)希望能得到赏赐,求取战功,先去作战,然后才想办法取得胜利,这不是保全军队的长久计策。”司马师不听从(傅嘏的建议),分三路进攻吴国,结果军队大败。朝廷上下议论,要将出征的将领贬出朝廷,司马师说:“我没有听从傅嘏的建议,才到这种地步,这是我的过错,诸位将领有什么罪呢?”(于是)都宽宥了他们。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当时担任监军,唯独他被削去了爵位。 雍州刺史陈泰求敕并州,并力讨胡,师从之。未集,而二郡胡以远役遂惊反,师又谢朝士曰:“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是以人皆愧悦。 参考译文:雍州刺史陈泰请求司马师给并州下命令,合力讨伐胡人,司马师采纳了他的建议。队伍还没有集合起来,有两个郡的胡人因为要到远方打仗,惊恐万分,都逃了回去。司马师又给朝中士大夫道歉:“这是我的过失,不是陈泰的责任。”因此人人都感到既惭愧而又高兴。 讨诸葛诞于寿春,王基始至,围城未合,司马昭敕基敛军坚壁。基累求进讨,诏引诸军转据北山。基守便宜,上疏言:“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于势大损。”书奏报听。及寿春平,昭遗基书曰:“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将军深算利害,独秉固心,上违诏命,下拒众议,终于制敌禽贼,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 参考译文:司马昭到寿春去讨伐诸葛诞,王基领兵刚到,还未把城包围起来,司马昭就命令王基收拢兵力,坚守营地。王基多次请求攻城,司马昭却下令让他率领驻军转移到北山据守。王基根据实际情况,上奏章说:“如果把军队转移到(北山),依靠险要的地势,势必会动摇人心,这对形势有很大的损害。”奏报得到准许。等到寿春被攻克后,司马昭写信给王基,说:“起初,议论攻城的人七嘴八舌,请求转移军队的人很多,当时我没有亲自前往,也认为应该这样。将军你权衡了转移的利弊得失,独自怀着坚定的信心,对上违背天子的诏书,对下拒绝众人的建议,最终制服了敌人,捉住了贼寇,即使是古人所称述的人,也不过这样罢了。” 然东关之败,昭问于众曰:“谁任其咎?”司马王仪曰:“责在元帅。”昭怒曰:“司马欲委罪于孤耶?”引出斩之。此为谬矣! 参考译文:然而东关之败后,司马昭问众人:“谁应该承担打败仗的责任?”司马王仪说:“责任在元帅。”司马昭十分愤怒地说:“司马王仪你想把罪责推在我的身上吗?”把王仪推到帐外杀了。这件事就做错了! 操及师、昭之奸逆,固不待言。然用兵之际,以善推人,以恶自与,并谋兼智,其谁不欢然尽心悉力以为之用?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乃曰:“吾不用丰言,卒为所笑。”竟杀之。其失国丧师,非不幸也。 参考译文:曹操和司马师、司马昭的奸诈,本来就不必说了。但是他们在用兵的时候,把美名推给别人,把恶名留给自己,善于吸收别人的计谋和智慧,还有谁能不尽心竭力为他们效力呢?袁绍不听田丰的建议,在官渡被打败了,这应该归罪于他自己,他向田丰道歉都来不及,而他却说:“我没有采用田丰的建议,(打了败仗)结果被他讥笑。”竟然把田丰杀了。袁绍失去了国家,葬送了军队,并不是由于不幸运。 (选自《容斋四笔》,有删改) 【注】①马:指司马师、司马昭等司马氏。②三征:即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毋丘俭。③傅嘏:字兰石,魏雍州人。 小题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安之计,是以相赏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 B.师又谢朝士曰谢:道歉 | C.诏引诸军转据北山引:率领 | D.谁任其咎咎:失败 | 小题2:下列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司马氏善“收人心”的一组是( ) ①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 ②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 ③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 ④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 ⑤司马欲委罪于孤耶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魏伐吴失败后,出征的军队中的所有人都得到了宽宥,没有人受到处罚。 | B.陈泰率领雍州与并州的联军讨伐胡人,结果战败。 | C.王基讨伐诸葛诞时,军队“人心摇荡”,但他凭借自己的“深算利害”,最终取得了胜利。 | D.作者认为曹、马固然奸诈,但他们用兵之时能够笼络人心,让将士乐于为其效力。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希赏徼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4分) (2)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4分) (3)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5分) |
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1)(将士们)希望得到赏赐,求取战功,先去作战,然后才想办法取得胜利,这不是保全军队的长久计策。 (2)起初,议论攻城的人七嘴八舌,请求转移军队的人很多,当时我没有亲自前往,也认为应该这样。 (3)袁绍不听田丰的建议,在官渡被打败了,这应该归罪于他自己,他向田丰道歉都来不及。 |
解析
小题1:咎:过错、罪过。 小题1:①是曹操所说,表现曹操善“收人心”;⑤是司马昭所说,但不能表现其善“收人心”。 小题1:A.“没有人受到处罚”错,原文是“弟昭时为监军,唯削昭爵”;B.“结果战败”错,原文为“未集,而二郡胡以远役遂惊反”;C.“军队‘人心摇荡’”错,原文是王基上奏章说“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 小题1:①得分点:“徼”、“全”,句意②得分点:“临履”、“谓”,句意③得分点:“败于官渡”、“谢”、“不暇”,句意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丁前溪 丁前溪,诸城人,富有钱谷,游侠好义,慕郭解①之为人。御史行台按访之,丁亡去,至安丘遇雨。避身逆旅。雨日中不止。有少年来,馆谷丰隆②。既而昏暮,止宿其家,莝豆饲畜,给食周至。问其姓字,少年云:“主人杨姓,我其内侄也。主人好交游,适他出,家惟娘子在。贫不能厚客给,幸能垂谅。”问:“主人何业?”则家无资产,惟日设博场以谋升斗。次日雨仍不止,供给弗懈。至暮锉刍,刍束湿,颇极参差。丁怪之。少年曰:“实告客,家贫无以饲畜,适娘子撤屋上茅耳。”丁益异之,谓其意在得直③。天明,付之金不受,强付少年持入。俄出仍以反客,云:“娘子言:我非业此猎食者。主人在外,尝数日不携一钱,客至吾家,何遂索偿乎?”丁赞叹而别。嘱曰:“我诸城丁某,主人归,宜告之,暇幸见顾。”数年无耗。 值岁大饥,杨困甚,无所为计,妻漫劝诣丁,从之。至诸城,通姓名于门者,丁茫不忆,申言始忆之。踩履而出,揖客入,见其衣敝踵决,居之温室,设筵相款,宠礼异常。明日为制冠服,表里温暖。杨义之,而内顾增忧,褊心不能无少望,居数日殊不言赠别。杨意甚急,告丁曰:“顾不敢隐,仆来时米不满升;今过蒙推解固乐,妻子如何矣!”丁曰:“是无烦虑,已代经纪矣。幸舒意少留,当助资斧。”走怦④招诸博徒,使杨坐而抽头,终夜得百金,乃送之还。 归见室人,衣履鲜整,小婢侍焉。惊问之,妻言:“自君去后,次日即有车徒赍送布帛米粟,堆积满屋,云是丁客所赠。又给一婢,为妾驱使。”杨感不自已。由此小康,不屑旧业矣。 异史氏曰贫而好客饮博浮荡者优为之异者独其妻耳受之施而不报岂人也哉然一饭之德不忘丁其有焉。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郭解:古代侠客。②馆谷丰隆:用丰盛的饭菜招待。③直:值。④走怦:派人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御史行台按访之访:查访,侦查 | B.数年无耗耗:消息 | C.主人好交游,适他出适:到……去 | D.次日即有车徒赍送布帛米粟赍:送物给人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A.惟日设博场以谋升斗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B.问:“主人何业?”问君西游何时还? | C.踩履而出,揖客入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 D.慕郭解之为人寡人之于国也 | 小题3:下面断句准确的一项是( )(3分)A.异史氏曰/贫而好客饮博/浮荡者优为之/异者/独其妻耳受之/施而不报/岂人也哉/然一饭之德不忘/丁其有焉。 | B.异史氏曰/贫而好客/饮博浮荡者优为之/异者/独其妻耳受之/施而不报/岂人也哉/然一饭之德不忘/丁其有焉。 | C.异史氏曰/贫而好客饮博/浮荡者优为之/异者/独其妻耳/受之施而不报/岂人也哉/然一饭之德不忘/丁其有焉。 | D.异史氏曰/贫而好客/饮博浮荡者优为之/异者/独其妻耳/受之施而不报/岂人也哉/然一饭之德不忘/丁其有焉。 |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贫不能厚客给,幸能垂谅。(3分) (2).值岁大饥,杨困甚,无所为计,妻漫劝诣丁,从之。(4分) (3).顾不敢隐,仆来时米不满升;今过蒙推解固乐,妻子如何矣! (5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俊字季才,河内获嘉人也。受学陈留边让,让器异之。俊以兵乱方起,而河内处四达之衢,必为战场,乃扶持老弱诣京、密山间,同行者百余家。俊振济贫乏,通共有无。宗族知故为人所略作奴仆者凡六家,俊皆倾财赎之。司马宣王年十六七,与俊相遇,俊曰:“此非常之人也。”又司马朗早有声名,其族兄芝,众未之知,惟俊言曰:“芝虽夙望不及朗,实理但有优耳。”俊转避地并州。本郡王象,少孤特,为人仆隶,年十七八,见使牧羊而私读书,因被箠楚①。俊嘉其才质,即赎象著家,聘娶立屋,然后与别。 太祖除俊曲梁长,入为丞相掾属,举茂才,安陵令,迁南阳太守。宣德教,立学校,吏民称之。徙为征南军师。魏国既建,迁中尉。太祖征汉中,魏讽反于邺,俊自劾诣行在所。俊以身方罪免,笺辞太子。太子不悦,曰:“杨中尉便去,何太高远邪!”遂被书左迁平原太守。文帝践祚,复在南阳。时王象为散骑常侍,荐俊曰:“伏见南阳太守杨俊,秉纯粹之茂质,履忠肃之弘量,体仁足以育物,笃实足以动众,克长后进,惠训不倦,外宽内直,仁而有断。自初弹冠,所历垂化,再守南阳,恩德流著,殊邻异党,襁负而至。今境守清静,无所展其智能,宜还本朝,宣力辇毂②,熙帝之载。” 俊自少及长,以人伦自任。同郡审固、陈留卫恂本皆出自兵伍,俊资拔奖致,咸作佳士;后固历位郡守,恂御史、县令,其明鉴行义多此类也。初,临菑侯③与俊善,太祖适嗣未定,密访群司。俊虽并论文帝、临菑才分所长,不适有所据当,然称临菑犹美,文帝常以恨之。黄初三年,车驾至宛,以市不丰乐,发怒收俊。尚书仆射司马宣王、常侍王象、荀纬请俊,叩头流血,帝不许。俊曰:“吾知罪矣。”遂自杀。众冤痛之。 (选自《三国志·魏志·杨俊传》) ①箠楚:鞭打。②辇毂:古代帝王乘坐的车。③临菑侯:指曹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俊振济贫乏,通共有无 通:互通 | B.见使牧羊而私读书 见:看见 | C.克长后进,惠训不倦 克:克服 | D.文帝常以恨之 恨:遗憾 | 小题2:下列句子全都表现杨俊以品评人物为己任的一项是 ①宗族知故为人所略作奴仆者凡六家,俊皆倾财赎之。 ②此非常之人也。 ③俊嘉其才质,即赎象著家,聘娶立屋。 ④俊资拔奖致,咸作佳士; ⑤殊邻异党,襁负而至。 ⑥不适有所据当,然称临菑犹美。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在曹操讨伐汉中的时候,杨俊因为参与魏讽谋反,为了避免朝廷降罪,杨俊就自己弹劾自己,最后得到了曹操的赦免。 | B.杨俊因为在曹操征询百官意见立太子时发表了错误的意见,支持曹操立曹植为太子,得罪了曹丕,为后来遇难埋下祸根。 | C.杨俊一生因为善人伦而为人称道,最后也因为人伦而招致祸患,这也应了一句古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D.杨俊遇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文帝认为他治理地方不力,没有使当地的经济繁荣,所以怪罪于他,最后杨俊只好自杀。 | 小题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宗族知故为人所略作奴仆者凡六家,俊皆倾财赎之。(4分) (2)芝虽夙望不及朗,实理但有优耳。(3分) (3)再守南阳,恩德流著,殊邻异党,襁负而至(3分) |
文言文阅读。(22分)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礼。后十世不绝。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实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衡少善属文 | B.于是庄王谢优孟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 C.衣以文绣乃使其从者衣褐 | D.请归与妇计之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父且死时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 B.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 C.尽忠为廉以治楚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 D.王惊而问其故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置之华屋之下天子射上林中 | B.马者王之所爱也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 C.何求不得求人可使报秦者 | D.身死而家灭而君幸于赵王 | 小题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优孟“以谈笑讽谏”的一组是( )(3分) ①请以人君礼葬之 ②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 ③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④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⑤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⑥廉吏安可为也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优盂言辞诙谐幽默。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拒;优孟以反语讽谏,说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 B.孙叔敖十分看重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优孟慨然允诺孙叔敖之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 C.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却不闻不问。 | D.优盂由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 |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3分) (2)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4分) |
文化经典考查。(6分) 阅读以下《论语》片段,完成文后题目。 子贡问政①。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②,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12.7) 小题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子贡向孔子提出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孔子认为政治上的大政主要有三件:粮食充足,军备充足,为政者得到老百姓信任。 | B.孔子强调,治理管理国家最要紧的是取信于民,体现了民本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 C.在孔子看来,人是要死的,粮食不够,国家还能继续存在,如果百姓不信任统治者了,那么国家就会完蛋。 | D.孔子的这些话让我们知道,统治者要考虑人民的利益,获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否则国家将无法得以存续。 | 小题2:阅读下面语句,结合上面选段,请谈谈你对“信”的认识。(3分)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1),小车无軏(2),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2.2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伊娄谦,字彦恭,本鲜卑人也。其先代为酋长,随魏南迁。谦性忠直,善辞令。仕魏为直阁将军。武帝将伐齐,引入内殿,从容谓曰:“朕将有事戎马,何者为先?”谦对曰:“愚臣诚不足以知大事,但伪齐僭擅,跋扈不恭,沈溺倡优,耽昏曲蘖。其折冲之将斛律明月已毙,谗人之口,上下离心,道路仄目。若命六师,臣之愿也。”帝大笑,因使谦与小司寇拓拔伟聘齐观衅。帝寻发兵。齐主知之,令其仆射阳休之责谦曰:“贵朝盛夏征兵,马首何向?”谦答曰:“仆凭式之始,未闻兴师。设复西增白帝之城,东益巴丘之戍,人情恒理,岂足怪哉!”谦参军高遵以情输于齐,遂拘留谦不遣。帝克并州,召谦劳之曰:“朕之举兵,本俟卿还;不图高遵中为叛逆,乖朕宿心,遵之罪也。”乃执遵付谦,任令报复。谦顿首请赦之。帝曰:“卿可聚众唾面,令知愧也。”谦跪曰:“以遵之罪,又非唾面之责。”帝善其言而止。谦竟待遵如初。其宽厚仁恕,皆此类也。既平王谦,谦耻与逆人同名,因尔称字。数年,出为泽州刺史,清约自处,甚得人和。以疾去职,吏人攀恋,行数百里不绝。数岁,卒于家,时年七十。 史臣曰:伊娄谦志量弘远,不念旧恶,请赦高遵之罪,有国士之风焉。 (选自《二十四史·隋书》,有删改) 邺伊娄谦聘于齐,其参军高遵以情输于齐,齐人拘之于晋阳。周主既克晋阳,召谦,劳之.执遵付谦,任其报复。谦顿首,请赦之,周主曰:“卿可聚众唾面,使其知愧。”谦曰:“以遵之罪,又非唾面可责。”帝善其言而止。谦待遵如初。 臣光曰:赏有功,诛有罪,此人君之任也。高遵奉使异国,漏泄大谋,斯叛臣也;周高祖不自行戮,乃以赐谦,使之复怨,失政刑矣!孔子谓以德报怨者何以报德。为谦者,宜辞而不受,归诸有司,以正典刑。乃请而赦之以成其私名,美则美矣,亦非公义也。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引入内殿,从容谓曰从容:随口 | B.上下离心,道路仄目仄目:斜着眼睛看 | C.乖朕宿心,遵之罪也乖:顺从 | D.朕之举兵,本俟卿还俟:等待 |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因使谦与小司寇拓拔伟聘齐观衅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B.谦参军高遵以情输于齐不赂者以赂者丧 | C.乃执遵付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D.齐人拘之于晋阳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伊娄谦认为北齐君主越礼妄为,骄横跋扈,沉湎酒色。该国武将斛律明月已死,流言满天,上下异心,所以他很赞同北周武帝出兵攻打北齐。 | B.是高遵的出卖致使伊娄谦被北齐拘留,北周武帝抓到高遵后就交给伊娄谦,要他当众向高遵吐口水,让高遵知道羞愧,但伊娄谦认为高遵的罪过还不至于受到吐口水的责罚。 | C.两本史书对于伊娄谦与高遵的故事,在史实记述上没有多大区别,但看法不同,《隋书》作者认为伊娄谦高风亮节,有国士之风,而司马光则否定了伊娄谦宽恕高遵的做法。 | D.司马光认为君主应该赏罚分明,对于高遵这样的叛徒应该用刑法进行惩罚,而不应该交给伊娄谦随意处置以复仇,伊娄谦的以德报怨也不公正。 |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设复西增白帝之城,东益巴丘之戍,人情恒理,岂足怪哉!(3分) (2)以疾去职,吏人攀恋,行数百里不绝。(3分) (3)为谦者,宜辞而不受,归诸有司,以正典刑。(3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