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选段,回答问题。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

阅读以下选段,回答问题。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以下选段,回答问题。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祓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先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曰:“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鄣,无成是无孟氏也。我将弗堕。”十二月,公围成,弗克。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史记·孔子世家》)
小题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四方皆之则:效法B.必官以从具:众多
C.孔子而进趋:快步走D.小人有过则谢以文:掩饰
小题2:下列选项中“诸”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2分)
A.尧舜其犹病B.国人追之,败姑蔑
C.举直错D.投渤海之尾
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孔子有“为政”才能的一组是(    )(3分)
①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②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
③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
④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⑤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
⑥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
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⑤⑥D.③④⑤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3分)
②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3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1)(3分)官员让他们退下,(乐人)不离去,左右的人看着晏子和齐景公。(2)(3分)而你们只是用夷狄之道来教我,使(我)得罪了鲁君,对这件事该怎么办呢?
解析

小题1:“配备”的意思
小题1:兼词“之乎”
小题1:②与③,与孔子为政之才无关。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的翻译能力。采分点为:(1)却、去、视各一分。(2)以、于、特殊句式各一分。
举一反三
阅读以下选段,回答问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小题1:解释划线字。(2分)
①方六七十,五六十(         )    ②吾点也(   )
小题2:下列选项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2分)
A.以吾一日长乎尔B.不吾知也
C.夫三子者之言何如D.加之以师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先写孔子问志,再写弟子说志,最后是孔子评志,思路清晰,层次井然。
B.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讲求谦让,子路太不谦让,“是故哂之”,表达子路不适合治理千乘之国的意思。
C.曾皙的志向与孔子的“仁政”“礼乐”治国的思想合拍,加上曾皙的话说得那么雍容委婉,所以孔子就不由自主地赞赏起来。
D.“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这一句表明在孔子看来,公西华只做个司仪是大材小用了。
小题4:把选段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3分)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甲)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大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乙)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苏轼 《贾谊论》
小题1: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以能诵诗书闻于郡中属:连缀,写作
B.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秀才:才华优秀
C.愚深悲生之志,故论之备:准备
D.则知其有狷介之操狷介:胸襟狭窄
小题2:下列选项中全都说明贾谊“才华突出”的一组是(2分)
①贾生名谊,洛阳人也。 ②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③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④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⑤贾生志大而量小 ⑥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③⑤D.②③④
小题3:(乙)文作者引用苻坚得王猛这个事例的目的是(2分)
A.赞扬王猛明智,善于发现苻坚这样的人才。
B.赞扬苻坚聪明,善于发现王猛这样的人才。
C.说明只有尽斥旧臣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D.说明只有聪明通达头脑清醒的君主才能充分发挥贤才的作用。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2)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胜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4分)
(1)非于钩戟长铩也(   )     (2)非于九国之师(   )
(3)度长大(   )            (4)八州而朝同列(   )
小题2:选出下列句中划线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
A.小学而大遗B.以为桂林、象郡
C.秦以区区之地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
小题3:选出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意在直接点出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世的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小题4:请概括作者从哪几方面将陈胜与九国之师作比较。(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小题1: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3分)
A.其责己也重以周:周密,此为全面。
B.其如舜者就:趋向,靠近。
C.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之利善:擅长。
D.一善易也修:此为做到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划线的字用法相同的是( )(3分)
A.其责己也重周早夜
B.后世无及听其所止而休
C.其于人也,曰项王大惊曰
D.我乃不能是以圣人望于人
小题3:以下各组中,都能表明古代君子严格要求的一组是(   )(3分)
①其责己也重以周    ②其待己也廉
③去其不如舜者      ④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⑤未少有得而止矣    ⑥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⑤⑥
小题4: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文段断句。(4分)
闻 古 之 人 有 周 公 者 其 为 人 也 多 才 与 艺 人 也 求 其 所 以 为 周 公 者 责 于 己 曰 彼 人 也 予 人 也 彼 能 是 而 我 乃 不 能 是 早 夜 以 思 去 其 不 如 周 公 者 就 其 如 周 公 者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②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
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也。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岁邻里社,修感念母,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高密孙氏素豪侠,客数犯法。民有相劫者,贼入孙氏,吏不能执。修将吏民围之,孙氏拒守,吏民畏惮不敢近。修令吏民:“敢有不攻者与同罪。”孙氏惧,乃出贼。由是豪强慑服。顷之,郡中有反者。修闻融有难,夜往奔融。贼初发,融谓左右曰:“能冒难来,唯王修耳!”言终而修至。
袁谭在青州,辟修为治中从事,别驾刘献数毁短修。后献以事当死,修理之,得免。时人益以此为多焉。袁绍又辟修除即墨令,后复为谭别驾。绍死,谭与袁尚有隙。尚攻谭,谭军败,修率吏民往救谭。谭喜曰:“成吾军者,王别驾也。”谭之败,刘询起兵漯阴,诸城皆应。谭叹息曰:“今举州背叛,岂孤之不德邪!”修曰:“东莱太守管统虽在海表,此人不反,必来。”后十余日,统果弃其妻子来赴谭,妻子为贼所***,谭更以统为乐安太守。谭复欲攻尚,修谏曰:“兄弟还相攻,是败亡之道也。”谭不悦,然知其志节。后又问修:“计安出?”修曰:“夫兄弟者,左右手也。譬人将斗而断其右手,而曰‘我必胜’,若是者可乎?夫弃兄弟而不亲,天下其谁亲之!属有谗人,固将交斗其间,以求一朝之利,愿使君塞耳勿听也。若斩馋臣数人,复相亲睦,以御四方,可以横行天下。”谭不听,遂与尚相攻击,请救于太祖。太祖既破冀州,谭又叛。太祖遂引军攻谭于南皮。修时运粮在乐安,闻谭急,将所领兵及诸从事数十人往赴谭。至高密,闻谭死,下马号哭曰:“无君,焉归?”遂诣太祖,乞收葬谭尸。太祖欲观修意,默然不应。修复曰:“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敛谭尸,然后就戮,无所恨。”太祖嘉其义,听之,以修为督军粮,还乐安。谭之破,诸城皆服,唯管统以天安不从命。太祖命修取统首,修以统亡国之忠臣,因解其缚,使诣太祖。太祖悦而赦之。
袁氏政宽,在职势者多畜聚。太祖破邺,籍没审配等家财物赀以万数。及破南皮,阅修家,谷不满十斛,有书数百卷。太祖叹曰:“士不妄有名。”乃礼辟为司空掾,行司金中郎将,迁魏郡太守……徙为奉尚。其后严才反,与其徒属数十人攻掖门。修闻变,召车马未至,便将官属步至宫门。太祖在铜爵台望见之,曰:“彼来者必王督治也。”相国钟繇谓修:“旧,京城有变,九卿各居其府。”修曰:“食其禄,焉避其难?居府虽旧,非赴难之义。”顷之,病卒官。
(《三国志·魏书·卷十一》)
小题1:对下列句子划线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原创)
A.谭与袁尚有隙:隔阂
B.贼入孙氏,史不能执:抓捕
C.修为治中从事辟:征召
D.时人益以此为焉多:增多,增加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原创)
A.孙氏惧,出贼B.太祖遂引军攻谭南皮
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以勇气闻诸候
C.修统亡国之忠臣,因解其缚D.食禄,焉避其难
沛公言报项王                       爱子,择师而教之。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说明王修忠义之臣特点的一组是(   )
①修闻融有难,夜往奔融          ②修令吏民:“敢有不攻者与同罪。”
③夫弃兄弟而不亲,天下其谁亲之! ④修闻变,召车马未至,便将官属步至宫门
⑤阅修家,谷不满十斛,有书数百卷 ⑥闻谭死,下马号哭曰:“无君,焉归?”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⑤D.②③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修敢于依法惩治豪强,打击了高密孙氏的气焰,维护了社会秩序。
B.王修为人正派,刘献多次诋毁王修,后来刘献被控犯了死罪,王修却据理力争,使刘献免于一死。
C.王修虽然效忠于袁谭,却反对袁谭袁尚兄弟相拼,他规劝袁谭惩治奸佞,与袁尚修好,共同对敌。
D.王修听说严才造反,立即率领属下来到宫门保卫曹操,此举不为曹操理解,也遭到相国钟繇的批评。
小题5:把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初发,融谓左右曰:“能冒难来,唯王修耳!” 
(2)后十余日,统果弃其妻子来赴谭,妻子为贼所***
(3)若得收敛谭尸,然后就戮,无所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