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四山童先生七十寿序(明)吴廷翰先生与予交最早,而亦最久。予少先生七岁,自十五六时,即与先生同笔研。三十后奔走旅食,去先生者十余年。迨归休,又二十年。中间赖以周

赠四山童先生七十寿序(明)吴廷翰先生与予交最早,而亦最久。予少先生七岁,自十五六时,即与先生同笔研。三十后奔走旅食,去先生者十余年。迨归休,又二十年。中间赖以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赠四山童先生七十寿序
(明)吴廷翰
先生与予交最早,而亦最久。予少先生七岁,自十五六时,即与先生同笔研。三十后奔走旅食,去先生者十余年。迨归休,又二十年。中间赖以周旋规诲者,盖五十年如一日也。每与先生言,未尝不悚听。得其手书,未尝不佩服,正襟以读也。
先生负性甚刚,遇事果决无滞,人有过,面折之不少贷;或与谋议,则开心见诚,负屈者辄伸之,少有不平,若使之必直而后已。闻时事有疵,必加详驳,虽朝议阙失亦然。曰“如吾意则当如何如何”,观其辞旨气象,如古人引裾折槛,剖心漆身,使得志,皆能为之,将必以矫矫之声闻于天下也。惜也时格以脂韦软熟为文,而先生谠直无所依违,以故不能作举业语,遂弃之,曰“焉用是儿女子为哉!”
予每观天下人才,多为一时风气所移,日以披靡,间有特立独行能不为俗所变者,率皆沉滞。予取友四方,见其瑰玮卓荦、聪明特达、负经济之才、淹贯之学者,云集雾滃,予敢少之哉?然而直节不挠,正论不阿者,则固凤毛麟角矣。而使先生遂不能一振以见,予又以慨时格之未足以尽人才,岂独为先生哉?
今先生养高遵晦,偃仰林麓,躬耕以自给,或饭牛而歌,或披蓑而卧,或负斧而樵,或举艇而渔,随其所之,无不如意,则与徇时遂好,兀然而丧其所守者,所得孰多少哉?
先生居于江之滨,足不履城郭,人罕见其面。予尝以大雪造其庐,乃与予道寒暄,语少年事,历历不忘,甚款洽。曰:如我平生交,惟子知我,亦惟我知子。予曰:“先生知予,能以道义相益予者多。予知先生,而竟不能一援手以益,奈何?”曰:“子知我,我岂用世之人哉?”相与嗟叹久之。因设榻,予以事亟归,则谓之曰:“今年先生寿七十,四月八日当复来,为数日欢。”先生许诺。既而予绊不果行。乃陈君继直,予中表兄,先生之妻兄弟也。谓予当有言。予让不获命,曰:“是岂可属之他人哉?”乃历叙先生之生平如此。陈君持往以贺曰:“是不独为先生寿,可以观志士之风,君子之交矣。”
先生姓童氏,名贡。字宗夏,别号“四山”云。
注释:(1)脂韦软熟:脂韦,油脂和软皮。《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后因以“脂韦”比喻阿谀或圆滑。软熟,谓性情柔和圆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迨归休,又二十年迨:等到
B.每与先生言,未尝不悚听悚:恭敬
C.予每观天下人才,多为一时风气所移移: 推移
D.予以事亟归亟:急切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惜也时格以脂韦软熟为文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自十五六时,即与先生同笔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C.或饭牛而歌,或披蓑而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然而直节不挠,正论不阿者,则固凤毛麟角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先生为人正直诚恳,喜欢评议时事和表达自己的见解,言辞忠诚激烈,但也正因为其性格耿介不能或不愿写出迎合世俗喜好的文章,最终没能完成举业。
B.作者与童先生从十五六岁时就相识相交,五十年来从未分开过,因而相交甚厚;同时作者也从童先生那里得到很多规劝教诲,对童先生敬佩有加。
C.作者对童先生隐居山林的生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作者认为童先生与那些委屈自己,曲全世俗的喜好,却不能保住自己的性格操守的人相比,是值得的。
D.童先生了解作者,并能够在做人的道义方面给作者以帮助和引导;作者了解童先生,却感慨不能给童先生什么帮助,虽有作者自谦的成分,亦可见两人的君子之交。
小题4: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生负性甚刚,遇事果决无滞,人有过,面折之不少贷。
(2)予尝以大雪造其庐,乃与予道寒暄,语少年事,历历不忘,甚款洽。
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1)先生负性甚刚,遇事果决无滞,人有过,面折之不少贷。
先生秉性刚直,处理事情果断坚决不犹豫(不拖拉、不拖延等词均可),(遇到)别人有过错,当面指责不给一点宽恕。( “ 无滞”、 “ 过 ”、“面折”、“ 贷”各1分,句意1分)
【试题答案】(2)予尝以大雪造其庐,乃与予道寒暄,语少年事,历历不忘,甚款洽。
我曾经在大雪天到他的住处造访,于是对我问寒问暖(或“问我是否寒冷”),谈到少年时候的事情,记得清清楚楚一点不曾忘记,非常真挚融洽。(“造”、“语”、“历历”、“款洽”各1分,句意1分)
解析

小题1:予每观天下人才,多为一时风气所移 移: 推移 应译为: 改变
小题1:都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
小题1:作者与童先生从十五六岁时就相识相交,五十年来从未分开过,因而相交甚厚;同时作者也从童先生那里得到很多规劝教诲,对童先生敬佩有加。(划线处与原文“自十五六时,即与先生同笔研。三十后奔走旅食,去先生者十余年。迨归休,又二十年。”相矛盾)
小题1:略
翻译 
童先生我交往最早,而时间也最久。我小童先生七岁,我自十五六岁时,及就和先生一同学习。我三十岁后远走他乡谋生,离开先生十余年。等到退休回家又有20年没有见到,这中间依靠照应教诲,他五十年如一日。每次与先生交谈,未尝不恭听。得到她的文章,无不佩服,正襟而读。
先生性格刚强,办事果断不犹豫,别人有了过错,当面批评不宽恕;有时和人讨论问题,开诚布公,别人心里有解不开的事,就耐心解说,还有不理解的地方,一定让人理解后才结束。
听到时事班得不好,一定加以批评,即使是朝廷政事缺失也是这样。常说“按照我的意图这件事应该这样这样。”你看他讲话时那语气气势,就像“古人引裾折槛,剖心漆身”的直谏之人那样慷慨。如果让他做官,我想她一定做成她想做的事情,将必以不同凡响之声闻于天下
可惜当时的人以阿谀、圆熟作为文章风格,而先生为人正直无所依顺,因此不能在科举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就被社会抛弃,而先生却说“我哪里会参加科举考试那种小孩子做的事呢?
我分析天下人才,做人风格多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改变,一天天颓废;偶尔有特立独行能不为俗所变者,一概被社会排斥,我交友四方,见到许多瑰玮卓荦、聪明特达、负经济之才、淹贯之学学者,他们人才济济,我哪敢小看他们!!然而他们中正直,有操守,不屈不挠,坚持己见,不阿谀奉承的人,本来就凤毛麟角了。这样的风气使得先生不能独抒己见,一展才华,我又感慨这样的社会风气造成了人不能尽其才,我哪是只替先生一个人二感呢!!
现在先生韬光养晦,在山林间偃仰高歌,躬耕自给,放牛而歌唱,或披蓑卧在那里,或扛着斧头进山砍柴,划船钓鱼,随波漂流,无不如意,那么,他的行为与那些随波逐流,茫然二丧失其操守的人相比,人生所得谁多谁少呢?
先生居住在江边,足不出户,从不进城,人们很少见到他。我曾在大雪之际拜访过他家,他与互致问候,我们谈及年轻时候的事情,都历历在目,谈得非常融洽。 他说在我生平交往的人中,只有你了解我,也只有我了解你。我说“你了解我,你能够在做人的道义方面给我很多帮助和引导,我了解先生,却不能伸出援手帮你一把,咋办?她说:“你了解我的,我哪里是做官之人,我们相互感叹了很久。他于是铺床(让我住下来),我因为有急事须要回去,我对他说“今年是先生七十大寿,四月八日那天我再来祝寿,那时我我们再痛饮几天。”先生答应了。不久,我因公务缠身,没有成行。
至于陈继直,是我的内表兄,也先生之妻兄弟。他认为先生七十大寿,我应该有句话(做点什么)。我推辞说不曾或得先生的允许,(不敢写)。他说: “这样的事情还能托付给其他人吗?(非你莫属)。于是我一一叙述先生生平,(写成文章),陈拿着我写的我文章前去祝贺,并说:“这不只是为先生祝寿,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志士风范,君子之交的情形。
先生姓童,名贡。字宗夏,别号“四山”。
举一反三
文言文
又谓逵曰:“馆中禄薄,能家来乎?”逵曰:“亲老不能涉险远。”桧徐曰:“当百金为助。”逵唯唯而已。又遣所亲申前言,讽逵往谢,逵不答,桧怒,欲挤之,未及而死。帝临哭桧还,即迁逵著作佐郎兼权礼部员外郎。帝如景灵宫,秘省起居惟逵一人。帝屡目逵,即日命引见上殿,帝迎谓曰:“卿知之乎?始终皆朕自擢。自卿登第后,为大臣沮格,久不见卿。秦桧日荐士,未尝一语及卿,此知卿不附权贵,真天子门生也。”诏充普安郡生府教授。逵奏:“言路久不通,乞广赐开纳,勿微贱为间,庶几养成敢言之气。”帝嘉之。二十六年,迁著作郎,除起居郎。入谢,帝又曰:“秦桧炎炎,不附者惟卿一人。”逵曰:“臣不能效古人抗折权奸,但不与之同尔,然所以事丞相礼亦不敢阙。”又曰:“受陛下爵禄而奔走权门,臣不惟不敢,亦且不忍。”明年同知贡举,尽公考阅,革旧弊,遂得王十朋、阎安中。……逵疾求外,帝命国医王继先视疾,不可为矣。卒年四十一。帝为之抆泪叹息。逵尝自谓司马温公不近非色不取非财吾虽不肖庶几慕之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逵对独帝意当:适合
B.亲老不能涉险远亲老:亲人和老人
C.逵不答,桧怒滋:更加
D.除起居郎寻:不久
小题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①侩以实对          ②能以家来乎        ③当以百金为助  
④以此知卿不附权贵  ⑤勿以微贱为间      ⑥尽公考阅,以革旧弊
⑦逵以疾求外
A.①③⑤B.②④C.⑤⑦D.③④⑥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赵逵不附权贵的一组是(   )(3分)
① 论君臣父子之情甚切,擢第一。  ②逵单车赴阙。    ③逵唯唯而已。
④讽逵往谢,逵不答。             ⑤帝为之抆泪叹息。
A.①④B.②③⑤C.①②⑤D.③④
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赵逵读书能考察历代兴衰治乱事迹和当代名人贤士的行为节操,深入探讨研究,尊崇接近那些贤人。
B.赵逵中进士后因言论不合秦桧的心意而被罢免官职,后经皇帝询问才被任命为朝官,赴朝廷时,征税者迎合秦桧的心意搜查他的行囊。
C.赵逵在朝任官,秦桧既出言打击又想施惠拉拢,赵逵不为所动。秦桧死后,赵逵受皇帝信任升官。
D.赵逵直言奏告皇帝应广开言路使人敢言,后来他主管科举考试,能完全公正地考核察看考生,革除旧弊,选到了王十朋等人才。
小题5: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逵尝自谓司马温公不近非色不取非财吾虽不肖庶几慕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秦桧炎炎,不附者惟卿一人。
②臣不能效古人抗折权奸,但不与之同尔,然所以事丞相礼亦不敢阙。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集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於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雠,而反委质臣於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於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执问涂厕之刑人执:捉拿
B.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数:列举罪过,指责。
C.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众人:像大多数人一样
D.于是襄子大义之义:认为……合乎正义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直接表明豫让为“义人”的一组是 (   )(3分)
①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                
②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
③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                 
④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 
⑤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⑥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A.②⑤⑥B.③⑤⑥C.①③⑥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   )(3分)
A.豫让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残身苦行,宁愿使自己变得面目全非,也不愿用卑劣的方法获得成功,显示出豫让做人的基本准则。
B.豫让信奉“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信条,智伯对于他有知遇之恩,所以他想方设法要为之复仇。对于这种“义”,赵襄子也是赏识的。
C.赵襄子没有被豫让***死,是因为时刻提防,防范严密。豫让每次行刺都费尽心机,但都被赵襄子及时识破,而且当场被捉拿。
D.豫让最后一次行刺赵襄子以失败收场,赵襄子没有再次赦免他,但还是同意了他“请君之衣而击之”的要求,满足了他以这一特殊形式回报智伯的愿望。
小题4: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史记•屈原列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后汉书》卷三十一)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时天下扰乱扰:乱
B.除武都郡丞除:除去
C.不盈数月辄致丰积致:取得
D.为政明断,甄善疾非甄:鉴别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C.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
  而乃以手共搏之
D.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孔奋年轻时给刘歆讲授《春秋左氏传》,深得刘歆的赏识,刘歆对门人说:“我已经从君鱼那里学得了道理。”
B.姑臧是一个富裕县,集市贸易兴旺。孔奋担任姑臧长官期间,注重节操,施政以仁义平和为本,深得太守梁统的敬重。
C.河西太守县令等被召进京时,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共同凑集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想送给孔奋。
D.孔奋施政清明果断,是非分明。对品德高尚的人,爱之如亲人;对品行不端的人,则视之如仇人,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4分)
(2)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迫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台称之者,后人为之也。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石铁色,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巉岩傲睨,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崖际草木,亦作严冷状。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又有如游龙百余,水流波动,势欲飞起。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飓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盖是即陆羽所品十九泉也,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细绎其峰峦起止、径路出没之态,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
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 其上更有异否?四际云物,何如奇也?”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
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客曰:“微子言,不及此。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选自清·郑日奎《游钓台记》,有删改)【注】①宗少文:宗炳,字少文,南朝宋画家,好游山水。晚年将游历过的山水绘在室中观看,自称“卧游”。②孙兴公:孙绰,字兴公,晋人,博学善文,曾作《天台山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相距数百步  可:大约
B.处一焉,以谢山灵盍:为什么
C.子言,不及此微:如果没有
D.如草寻磴披:分开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组是(     )
A.①于是足不及游目游之②蟹六跪二螯
B.①日夕矣,舟泊前渚②句读不知
C.①呼舟子劳酒  ②皆美于徐公
D.①较二子,不多乎哉?②或取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小题3:下列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B.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C.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D.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小题4:作者没有走出船中一步,为什么说“快矣哉,是游乎”?(4分)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3分)
译文:
(2)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3分)
译文:
3)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4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胡世宁,弘治六年进士。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除德安推官。岐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他日复请湖田,持不可。迁南京刑部主事。应诏陈边备十策,复上书极言时政阙失。时孝宗已不豫,犹颔之。
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濬数***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  母丧归。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再知宝庆府。岷王及镇守中官王润皆严惮之。迁江西副使。当是时,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莫敢言,世宁愤甚。正德九年三月上疏曰:“宁府威日张,不逞之徒群聚而导以非法,上下诸司承奉太过。数假火灾夺民廛地,采办扰旁郡,蹂籍遍穷乡。请于都御史俞谏任汉中专委一人或别选公忠大臣镇抚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宸濠闻,大怒。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世宁。右都御史李士实,宸濠党也,与左都御史石玠等上言,世宁狂率当治。命未下,宸濠奏复至,指世宁为妖言。乃命锦衣官校逮捕世宁。世宁乃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卒不省。系岁余,言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交章救,乃谪戍沈阳。
居四年,宸濠果反。世宁起戍中为湖广按察使。寻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世宁陈方略,请选将益兵,立赏罚格,严隐匿禁,修烽堠,时巡徼,以振军威,通道路。诏悉行之。
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副使施儒、杨必进考察被黜;御史李润、副使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萼议欲销兵,世宁力折之。昌化伯以他姓子冒封,下廷议。世宁言:“吾辈不得以厚赂故,诬朝廷”,萼为色变。诸大臣皆忌之。帝始终优礼不替。(节选自《明史》)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孝宗已不豫,犹颔之颔:点头同意。
B.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檄:发文书。
C.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引:退却
D.萼议欲销兵,世宁力折之折:折断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B.指世宁为妖言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乃谪戍沈阳乃遂收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D.吾辈不得以厚赂故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请于都御史俞谏/任汉中专委一人/或别选公忠/大臣镇抚/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
B.请于都御史俞谏/任汉中专委一人/或别选/公忠大臣镇抚/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
C.请于都/御史俞谏/任汉中专委一人/或别选公忠/大臣镇抚/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
D.请于都御史俞谏/任汉中专委一人/或别选公忠大臣镇抚/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世宁。(4分)
(2)世宁陈方略,请选将益兵,立赏罚格,严隐匿禁。(4分)
(3)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